余秋雨是著名作家、学者。创作了《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行者无疆》 《千年一叹》 《吾家小史》等优秀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尤其是《文化苦旅》,连续重印11次,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作家白先勇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当代最高成就。
余秋雨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再婚的妻子是黄梅戏演员马兰。余秋雨比妻子大16岁。这对老夫妻的婚姻除了爱情和泪水……
01
余秋雨,1946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父亲余学文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食品店担任经理。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与余秋雨、婆婆一起生活在农村。
余秋雨的母亲是村里唯一识字的人。她当过文员、会计、识字班老师,还为全村写信、读信。
余秋雨
余秋雨出生的那天,正是立秋后的第一场雨,所以奶奶给他取名“余秋雨”。
小时候的余秋雨就像妈妈的小尾巴。无论她走到哪里,他都会跟着她。识字课上,妈妈站在前面讲课,余秋雨则坐在或躺着教室后面,似在听却又没有在听。 3岁时,她竟然学会了200多个汉字。
一天,余秋雨躺在院子里和蚂蚁玩耍。突然有老师过来调查孩子们的入学情况。妈妈指着余秋雨说:你能把地上爬的那个带走吗?
老师微笑着说:所有学龄儿童都被录取。就这样,余秋雨4岁就成了小桥村头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开学第一天,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余秋雨年纪最小,但识字最多。
老师很好奇。突然他发现余秋雨背后背着一顶草帽,上面用流畅的楷书写着“秋雨上学”四个大字,他心里知道答案。
余秋雨9岁时与父亲合影
当时学校有一个图书馆,藏书不多,学生们都想借。于是老师想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你写了100个字,就可以借一本书。
余秋雨热爱读书。为了借自己喜欢的故事书,他每天在家练习书法。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就是在那时打下的。
余秋雨7岁的时候,就帮妈妈给村里的人写信,给邻居读信。每天晚上妈妈下班后,余秋雨都会帮她算工分。
有时余秋雨也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当他的母亲迎接他时,他就冲回家了。小伙伴遗憾地说:我又要记工分了。
余秋雨一点也不急躁,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男人,能够帮助自己的母亲是一种荣幸。
余秋雨的父母
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余秋雨小学毕业后,父母将他送到上海新会中学读初中。
母亲担心农村教学质量差,儿子跟不上课。没想到开学才一个月,余秋雨的作文就获奖了;在数学竞赛中,他居然得了第一名。
妈妈很兴奋,问儿子是怎么做到的。余秋雨笑道:我帮你给村里的人写信,练练字。我每天晚上都跟着你去算工分。我的数学成绩怎么会这么差?
1963年,17岁的余秋雨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
02
余秋雨20岁的时候,他的家庭突然发生了变故。原来,他的父亲于学文是一家食品店的经理,被污蔑为“独裁者”,每个月只发给他28元生活费。
余秋雨一家共有八口人,区区28元钱根本不够一家人的开支。很快余秋雨在学校连吃饭都困难了。他没有钱借吃饭,但也不能天天借。
年轻的余秋雨
幸运的是,总有出路。这时,学校有支农项目,想派人到江苏吴江的军垦农场干活。余秋雨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报名。
那时的余秋雨年轻,精力充沛,在农场干活从来不遗余力。
进农场后,他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为余秋雨每月挣了46元的工资。他除了留下8块钱吃饭外,其余的都寄给了母亲,以补贴家用。
余秋雨上大学时,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帮助母亲养家糊口。
大学毕业后,上海戏剧学院和复旦大学想联合编写教材。余秋雨这才结束了农场的体力劳动,和老师们一起编好了《世界戏剧学》。
在父亲的影响下,余秋雨的个人问题被一年年拖垮。直到1974年,28岁的余秋雨仍然单身,父母为他的个人问题着急。
余秋雨(左)、吴晓莉(右)
父亲曾内疚地对余秋雨说:你的同龄人早已当爸爸了,你却连伴侣都没有,还怪我耽误了你。
余秋雨安慰父亲:我们不能急于命运。我只能说,适合我的人还没有出现,别难过。
这一年秋天,余秋雨爱上了她的心。当时,余秋雨在学校负责招生工作。一位名叫李红的女孩报名参加了该剧,并在1000多名候选人中名列前茅。然而,由于她的背景,她没有被录取。
她找到余秋雨倾诉自己的苦闷,余秋雨同情她,言语安慰她。经过几次接触,两人对彼此产生了良好的印象。
李红比余秋雨小5岁,1951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颇有表演天赋。上海电影制片厂筹备拍摄电影《春苗》时,导演谢晋原本打算选李虹饰演女主角“春苗”。
由于李红的出身,导演无法承受各方面的压力,最终让李秀明出演了《春苗》。李秀明凭借这部电影一炮而红,而李红却默默无闻。
余秋雨
当时,李红在上海一家棉纺厂上班。两人确立关系后,她经常来剧院和余秋雨谈论生活和梦想。
相恋五年后,余秋雨和李红结婚了。 1984年,李红在上海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03
当时,余秋雨的教学工作量很大。业余时间还撰写论文,出版《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审美心理学》等专着。他对妻子和女儿不够关心。
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余秋雨和李红却很少交流,两人之间存在着心理落差。
李红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不甘心一辈子当一名纺织工人。 20世纪80年代末,她到深圳寻求发展。结果,夫妻俩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分开的时间越来越多,心理距离进一步拉大。
余秋雨和马兰
这时,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走进了余秋雨的生活。
马兰比余秋雨小16岁,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自幼学习黄梅戏。 1988年,因主演电视剧《严凤英》而闻名全国。
马兰与其他黄梅戏演员不同。她更注重演员的修养和学习。除了排练表演之外,马兰还阅读了很多表演理论书籍。
自从读了余秋雨写的《艺术创造工程》这本书后,马兰就被他的才华深深折服。
1992年,马兰赴上海演出黄梅戏《遥指杏花村》,特意向余秋雨捐赠门票。为了表达谢意,余秋雨几天后请马兰吃饭。
马兰剧照
马兰身材曼妙,眉目如画,浑身散发着书卷气。余秋雨暗恋她。余秋雨的才华、冷静和优雅也吸引了马兰。
然而余秋雨已经结婚成家,与马兰的关系也以礼节告终,两人都没有迈出雷池一步。
这一年,余秋雨出版了散文集《文化苦旅》。他用流畅优美的文字描绘山水、大漠荒野,以文化散文的视角追溯历史,洞悉人性的真谛。
此书《洛阳智贵》一出,一年内重印11次,创造了出版界的传奇,余秋雨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不久,李红回到上海探亲。她在丈夫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封马兰写来的信。全文虽然没有一个“爱”字,但处处流露出敬佩和欣赏之情。
余秋雨
那一刻,李红意识到她和丈夫并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很难弥合。
李红不想再有温馨的婚姻,随后她不顾亲友的劝阻,执意要与余秋雨离婚,女儿由她抚养。
摆脱婚姻束缚后,李红回到深圳打拼。
04
1993年,余秋雨与马兰再婚。婚后,马兰来到上海居住,并成立了自己的黄梅戏工作室。
鉴于马兰在歌剧界的影响力和威望,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都邀请马兰担任客座教授。
马兰虽然比余秋雨小16岁,但作为年轻妻子,她从来不要求丈夫的保护和照顾。
余秋雨与妻子、母亲
不忙的时候,马兰就在家看书,照顾丈夫的起居。她以前从来没有做过饭,但结婚后,马兰按照菜谱为余秋雨烹制低脂、低糖的美味当地菜肴,其中有香喷喷的皮蛋和瘦肉粥。
余秋雨的父母年迈。为了不分散丈夫的注意力,马兰每隔三天就去婆婆家帮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她对老人非常关心,就像他们的女儿一样。
温馨和谐的婚姻激发了余秋雨的创作热情。随后几年,他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包括《山居笔记》、《霜天话语》、《一个王朝的背影》等,受到读者的持续欢迎。
1999年,香港凤凰卫视推出“千年之旅”活动,邀请余秋雨、马兰等著名学者、艺术家从中亚到非洲,跨越4万多公里、10个国家,弘扬和平、访问文明。
前往约旦时,由于当地情况,马兰和余秋雨不得不分开。余秋雨的车子驶向伊拉克,消失在茫茫沙漠中。马兰担心丈夫的安危,回到车上时突然泪流满面。
当她哭的时候,车上的人也跟着哭了。
余秋雨
马兰回到上海后,余秋雨等人突然与国内失去了联系。马兰整整两天没吃米、没喝水,也没有合眼,生怕前面传来坏消息。
第三天,电话终于接通了。原来,余秋雨一行人正在荒凉的戈壁上行驶,当地没有信号。马兰的心终于平静了一些。
四个月后,余秋雨终于带着风和疲惫回来了,马兰赶到机场迎接。他们一见面,马兰就扑进丈夫的怀里,放声大哭。余秋雨也被妻子的深情所感动。
离婚后,李红买了房子定居深圳,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她素质很高,虽然离婚对她造成了伤害,但她从来没有对女儿、对外界说过余秋雨的坏话。
不过,余秋雨和马兰都是名人。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纷纷猜测、猜测。他们发表文章,将余秋雨描述为不负责任、不公正的无情学者,将马兰描述为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
05
余秋雨、马兰
这种报道一出,不少媒体纷纷跟风炒作。马兰很委屈,后来连娱乐报刊杂志都不敢看了。
余秋雨也很伤心。如果婚姻不幸福,谁会愿意离婚呢?未能将婚姻进行到底的不仅仅是文人。除了受到舆论攻击之外,他还得安抚、安抚妻子。
余秋雨的母亲非常关心儿子和儿媳妇的名声。老人看到那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常常气得浑身发抖。
2012年,于的母亲去世。余秋雨在收拾母亲的物品时,发现了一份母亲去世前三天的报纸。
马兰和她的婆婆
有一篇关于她自己和马兰的文章。母亲用红笔标记了歪曲的事实,希望得到儿子和儿媳的解释。看到这份报纸,余秋雨泪流满面,马兰也泪流满面。
此后,余秋雨、马兰多次在网上辟谣、纠正谣言,多家媒体也向他们道歉。然而没过多久,新的传闻又传出,余秋雨夫妇根本顾不上他们了。
夫妻俩都是务实的人,而且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他们只能对流言不予理睬。
余秋雨和马兰没有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余秋雨写完一部作品,马兰永远是第一个读者。
余秋雨靠在椅子上,微微闭上了眼睛。马兰用略带安徽口音的普通话逐字逐句地给丈夫朗读。
马兰
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余秋雨都会记在心里,稍后再修改。夫妻俩一人背,一人背,配合默契。余秋雨说,这是和妻子一起“洗澡”文章。
整天写作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为了帮助丈夫调节思想、放松情绪,马兰经常带着丈夫一起去买菜。
每天早晚,她都会牵着丈夫的手,在小区里散步。他们一起欣赏天上的一朵云,路边的一朵花,在平凡中发现生活的美丽。
2018年3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授予余秋雨“杰出作家贡献奖”。
其作品《霜冷长河》 《千年一叹》单曲已重印70余次,作品总销量已达450万册以上。活动主办方为余秋雨颁发了“超级畅销书纪念杯”。
余秋雨和马兰
用户评论
孤败
余秋雨老师的这篇《牵马兰》真的看哭了,不仅是因为爱情,更因为那份老两口的深情。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陪伴和泪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老两口的婚姻,真的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充满了泪水,但也充满了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牵马兰,这个标题太有感染力了。爱情固然美好,但婚姻中的泪水更让人感慨。希望每对小两口都能珍惜彼此,共度难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余秋雨老师的文笔真是细腻,把婚姻中的泪水描绘得淋漓尽致。爱情可以消失,但亲情和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看到标题就想到自己父母的婚姻,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泪水和笑容交织。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老两口的婚姻泪水,是岁月的见证,也是爱情的升华。小两口的婚姻,也应该学会包容和体谅,共同成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这篇文章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婚姻观,爱情是基础,但婚姻更需要的是相互扶持和共同面对生活的泪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牵马兰,真是个富有诗意的标题。婚姻中的泪水,也许正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读完这篇文章,我决定和伴侣一起努力,共同度过婚姻中的泪水,让我们的爱情更加坚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余秋雨老师这篇《牵马兰》让我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泪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面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小两口的婚姻,也要学会在泪水中共度时光,这样我们的爱情才会更加成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婚姻中的泪水,是生活的调味品,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长辈,他们的婚姻充满了泪水,但更多的是对彼此的深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爱情是婚姻的基石,但婚姻中的泪水同样重要,它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牵马兰,牵出了多少婚姻中的泪水,也牵出了多少爱情的长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为婚姻中的泪水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婚姻中的泪水,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爱情的磨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婚姻的另一面,泪水中的爱情同样美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牵马兰,牵出了多少家庭的温馨,也牵出了多少婚姻的泪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