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此后,拉吉波销声匿迹了大约一个星期。正当警方为查不到他的线索而焦急,以为他已经逃离上海的时候,1950年1月12日,路透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出一则消息——英国原驻中

英国驻中国上海前领事馆夜间遭到身份不明的小偷闯入,导致手提保险箱失踪。据领馆工作人员介绍,窃贼潜入领馆时,被街对面的邹姓居民发现。该居民立即报了警。接到报警后,警方派员前往领馆严格控制领馆与外界的出入,同时联系领馆官员。在接触的过程中,小偷已经完成了工作,翻墙逃跑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偷在翻越领事馆围墙逃跑时遭遇了三名中国警察,但他却能从容地带着保险箱逃离现场。该官员拒绝透露被盗保险箱的内容。

同一天,英国《伦敦时报》也发布了一条内容相同的新闻,标题为《奇怪的窃贼》。文章最后对被盗保险箱的内容进行了“猜测”,称其“很可能是一份机密文件”,并向读者暗示“这可能是一起‘政治盗窃’案件”。

紧接着,英国《大不列颠消息报》、法国《时空快报》、《法兰西新消息》以及美国“美国之音”广播电台均发表并播出新闻或评论,公然声称“这是美国制造的间谍案”。中国共产党”,旨在窃取英国政府外交机密供参考制定外交政策和指导方针。

西方国家的谣言和喧嚣很快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层察觉。 1950年1月14日晚,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接到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秘书的电话,询问公安部“原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怎么样了”。罗瑞卿尚未收到这方面的报告,并回复称:“我会立即了解情况,并向总理汇报。”

当天午夜,罗瑞卿亲自给华东公安部部长徐建国、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杨帆拨打长途电话。扬帆向罗瑞卿详细汇报了相关情况——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停止了此前的外交活动,并按照国内指示,冷眼观察中共控制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后的局势。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方国家拒绝承认。外交部按照国际惯例,宣布英国等西方国家原来在华官方机构为“非法机构”,并责令其“立即撤销”。

10月5日,前英国驻上海总领事伯特爵士奉命回国,驻上海领事馆正式关闭,留下一名二秘、两名三秘以及十几名官员和工作人员处理此事。与后果。中国政府批准原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人员离开上海的最后期限是1950年1月31日,距离最后期限只剩下二十天了。领事馆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处理最后一批事宜。就在这时,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1月11日凌晨2时20分,“派拉蒙舞厅”舞后从舞厅回到前英国领事馆马路对面的家中。打开门后,她发现丈夫睡觉前抽了很多烟,导致房间里烟雾缭绕,于是她把窗户打开一点,透透气。就在这时,王嘉丽发现对面英国领事馆的墙上站着一个人影!一时间,王嘉丽惊讶得差点当场尖叫起来。正当她想仔细看的时候,男人已经跳进了领事馆的庭院,落地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王嘉丽立即叫醒了丈夫,并将上述场景告诉了她。王家丽的丈夫是先实公司的员工,也是单位的积极分子。他刚刚当选为工会会员,正在努力入党。他很清楚。他立即起身,让妻子继续观察。他悄悄出去,去了附近的一家餐馆。公安局致电通报上述情况。

公安局值班室接到电话,意识到事件发生在原英国领事馆等敏感区域,必须谨慎处理,否则仇视新中国的外国人会大惊小怪。于是,在咨询了领导后,立即出动了12名便衣警察,直接驱车前往现场。车子停在英国领事馆附近,警察下了车,悄悄走了过去。到达领事馆门口,带队的副科长命令警察把守大门和墙外的人行道,他和一名会说英语的刑警去敲门。

就在这时,小偷出现在墙上,手里拿着一个用窗帘包裹着的便携式保险箱。离他最近的警察立即喊道,小偷迅速在墙上跑了十几步,跳了下去。三名警察立即朝他冲了过去,但令他们惊讶的是,这家伙的身手却极其敏捷。他纵身一跃,转身,轻松脱离了包围圈。他飞一般地穿过马路,钻进了一条小巷。眨眼间,消失在黑暗之中。

小偷戴着一个大面具,头被“罗宋汤帽”严严实实遮住,看不清真面目。但从他的体型和逃跑能力来看,警方怀疑他就是“洋告密者”拉吉博。联系专案组后,凌晨4点,张伟标带着几名刑警来到现场进行调查。

原英国领事馆的官员表面上对新中国的刑警彬彬有礼,但言语中却带着明显的蔑视。当张伟标拿着放大镜寻找指纹时,其中一人竟然拦住了他,并“礼貌地”问他:世界上谁第一个发现指纹可以用来侦破刑事案件?

当然,这对张伟标来说不是问题。他用流利的英语告诉对方,发现指纹可以用来侦破案件的人还没有被载入史册。然而,英国著名指纹学者高尔顿先生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发现利用指纹来侦破案件。这一结论被记录下来,高尔顿先生在这一领域树立了永恒的功绩。

对方闻言,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离开了现场。

该窃贼的作案手法与拉吉博非常相似。他还用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门,打开了衣柜,并从一个大抽屉里偷走了便携式保险箱。离开现场之前,他还不忘擦掉所有痕迹。然而,这一次他疏忽了,在大抽屉的一个隐蔽处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指纹。这是盗窃现场获得的唯一证据。罪魁祸首是否是拉吉博,取决于如何识别这些证据。

指纹被送到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鉴定室。当技术人员看到它时,他们惊呆了:这是一个很难扭曲和变形的指纹。它只有黄豆大小,面目模糊。根本无法与“皇后钻石”餐厅里的指纹相比。对从咖啡具内部取出的拉杰博的清晰指纹进行了比对和识别。技术室一回票,专案组的所有人都愣住了。马瑞三副局长不停地抽烟,问张伟标:“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张卫彪苦笑道:“事已至此,我也只好一试,逼鸭子卖了!”

张伟标拿着指纹走进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开始进行身份识别。那小小的指纹,简直就是上帝布置的迷宫。 10倍放大镜将一条条纹线放大成飘忽不定的棉花状云朵,眼睛和指纹相交的距离不到5厘米。张伟标早上走进办公室,直到黄昏才出来。他得出结论:罪魁祸首就是拉吉博!

马瑞三亲自将鉴定结论送交市局技术室审查,但被拒绝。案件的侦查就像一艘船驶入布满礁石的险流,最后被困并搁浅。

听完杨帆的汇报,罗瑞卿部长在电话那头沉思了一下,说道:“我记得南京市公安局有一个指纹专家,名叫张杨星,是国民党警察局留下来的。他过去受伦敦苏格兰场的邀请去鉴定指纹,据说很有经验,会联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陈龙,请张杨星立即前往上海协助。我认为他可以做出最终决定。”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张杨星于1月15日早上6点左右赶到上海,一头扎进指纹室,工作了6个小时,终于得出了权威的鉴定结论:张伟标的鉴定准确,指纹留在英国领事馆现场指纹与拉吉博一模一样!

等待鉴定结果的杨帆局长立即致电公安部,向罗瑞卿汇报。

罗瑞卿说:“现在,受西方新闻和舆论的影响,全世界都在关注上海发生的这起所谓‘政治盗窃’事件,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破案,向全世界公布真相,澄清一下,今天是1月15日,公安部有五天期限调查此案,抓获拉吉博,追回保险箱!”

杨帆主任与罗瑞卿通电话后,立即亲自召集专案组全体成员开会。他向大家转达了公安部部长的指示后说:“同志们,这个案子必须在1月20日前解决,现在是1月15日下午2点20分,五天就是120个小时,也就是说,我要在1月20号下午2点之前见面,一见到能飞墙的混血男和神秘的保险箱,然后向罗部长汇报,就看大家今后的努力了。这个案子我直接负责调查,后台的工作我来做,你需要人、车、资金、武器、装备,你需要什么,我都会快速解决!”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听了杨帆的话,专案组十八名成员都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一时间没有人说不出话来。

自去年12月21日“外国告密者”拉杰博开始露面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期间,提篮桥分局、徐汇分局和市局专案组共出动92名警力严查。线索屡屡获得,又屡屡丢失。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片空白,很可能拉吉博已经发现了。现在你可以想象五天之内拿到它是多么困难。但订单过多时,不允许议价!马瑞三和张伟标对视一眼,站了起来。马瑞三道:“导演,我明白了!”

杨帆点点头:“从现在起,这个会议室就归专案组使用了,其他部门的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踏出一步!我在局办公室,你每隔两个小时给我打电话通知一声。”我调查情况!”

“是的!”

杨帆离开后,专案组立即召开案件分析会。张卫彪说道:“我们先讨论一下吧,拉杰博还在上海吗?”

马瑞三:“我估计这个孙子还在上海,因为作为一个外国人,离开上海只有三种方式:一是坐火车,二是坐船,三是坐飞机。这三种方式已经被被我们拦住了,售票处和检票口都被安排了,让他无法像外国人一样乘坐长途汽车离开上海。公交车还在车站,看来他还在上海。”

一位陈姓老刑警随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拉吉博在上海一定有一个住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会是酒店、宾馆、招待所,因为他是在半夜作案的。”住酒店一定要有地方住。”半夜外出走动很容易引起注意。以拉吉博的防范意识,他不会这么大意。”

另一名侦探点点头,道:“是!还有一件事,既然他这次偷了英国领事馆的保险箱,那就意味着他在现场无法打开保险箱,所以他必须把它拿走。即使拿走了。”当然,他不可能把保险箱带回酒店或餐厅房间去打开,所以我认为拉吉博在上海的目的地应该是私人住宅。”

众人讨论了一会,张伟彪突然大喊:“哎!我怎么忘了这个?”

所有人都盯着他。马瑞三意识到这个声音一定会引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眼中露出一丝欣喜:“哪一点?”

张卫彪把抽了一半的香烟扔到一边,说道:“你还记得拉吉博在徐家汇教堂作案时戴的黑色头巾吗?我们就是根据这顶帽子,认定他就是拉吉博。根据调查,胜利后抗战时期,拉杰博这次出现,行踪不明,我推断他不在上海,而是去了其他地方,甚至是出国。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拉吉坡离开上海时,带了那个地方吗?原来英芳发的包里还带着黑色的兜帽。问道:“你带了工作服吗?我想不会。”拉杰博在上海呆了十年,在英国警察局和日伪警察局工作过,他离开的时候一定赚了不少不义之财。当我把这些不义之财都带来的时候和我在上海,我可能会后悔有一双手,我怎么能把工作服拿走呢?但四年后,他仍然可以完好无损地使用它们。工作服等在城里不方便带走的物品,他回上海后就到了保管处!”

张伟标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片赞同和钦佩的声音。大家都同意他的结论。

马瑞三说:“现在再想一想就容易多了:拉杰博会把东西存放在哪里?我猜是和他在英国逮捕房或者日伪警察局的亲密同事那里。”

张伟彪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会议决定以对拉杰博在英国逮捕所和日伪警察局的昔日好友的调查为突破口,在上海寻找落脚点。

十几名刑警侦查了一天一夜,从新城公安局保存的英国逮捕所的档案和拉吉博熟悉的一些中国被捕者中,找出了案情最好的三人。与“红头阿三”拉吉博的关系。华姓:童耀祥、石小芳、耿庆祥。这三人都比拉杰博早两三年加入英国警察刑事局当侦探。当拉吉博第一次进入英国警察局时,他和他们在同一个侦探小组。这三个人成为了他上海话和刑侦业务的老师。对此,拉杰博对他们三人感激不尽。他的工资很高(当时租界的外国代理人的工资比中国代理人的工资高得多),而且没有家人。他经常慷慨解囊。日常生活中他会花钱买酒喝,逢年过节他也会用自己的口袋送钱和礼物。四人结为死党。当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监狱被日本人占领时,这四个人留下来,仍然属于同一个犯罪集团。他们一起工作,直到抗战胜利,才一起离开。童耀祥、石小芳、耿庆祥、腊吉波失踪。

经过艰苦侦查,1月17日中午11时30分,童耀祥、时小芳、耿庆祥的下落终于被查清。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张伟标带着两名刑警来到大胜棉纺厂,找到了耿庆祥。一见面,张伟标就开门见山地问耿是否认识拉吉博,耿说认识。再问他们最近是否见过面,耿直摇头否认。张伟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从对方眼中闪过的惊讶中,就已经看出了嫌疑。随即,他让刑警对耿庆祥进行监视,并到门卫室和工厂电话房(即总机)进行调查。

据警卫向张伟标报告,去年12月中旬,一名外国人乘坐出租车来到工厂寻找耿庆祥。该接线员还表示,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经常有一名男子打来电话,要求带去警卫室,询问耿庆祥的情况。

张伟标再次联系耿庆祥。他没有讲外国人来访的事,只讲了拉吉博来上海后犯下的案件。他故意让语气很轻松,像讲故事一样聊着。但耿庆祥却不能放松。他的脸色随着张伟标的讲述逐渐变了颜色,从正常到微红,从微红到深红,再到青白色。

张卫彪正说着,忽然就不说话了,问道:“你怎么了?”

耿庆祥一脸悲伤地说:“抱歉,我并不知道拉吉博犯案,我只是以为他是外国人,怕惹上麻烦,所以才隐瞒了情况。”

原来,拉杰博于去年12月中旬从香港经广州来到上海(当时香港与内地之间出行无需办理出入境手续)。到达上海后,拉杰博来见耿庆祥,告诉他自己在伦敦开了一家机械公司,专门生产保险箱。他此次来上海考察产品、寻找技术人才。因为他之前在英国警察局和日伪警察局工作过,他担心共产党知道他来上海会找他的麻烦,所以他不想住酒店,询问耿庆祥给他安排了地方。耿庆祥信以为真,介绍他到闸北区中兴路的朋友家住下。这位朋友姓施,天津人,做药材经纪生意。他的家人在天津。由于经常来上海,他在闸北买了一套平房作为住宿。他把钥匙交给了耿庆祥,并委托他保管。此时史不在上海,拉吉博暂时留下来也正好。

耿庆祥并不清楚拉吉博来上海后的一个月到底在做什么。拉杰博曾三次请他吃饭,一次在“梅陇镇餐厅”,一次在“德达西餐俱乐部”,一次在“国际酒店”。前天,拉吉博打电话说,由于需要进行产品鉴定,请他代购一些台式工具:钢锯、锯片、锤子、锉刀、手电钻和钻头、螺丝刀等。解释称,由于自己是外国人,购买此类工具可能会被怀疑有不法之徒的嫌疑。耿庆祥答应了,但还没买。他今天下班后想去北京路买一些作为礼物。

张卫彪立即断定,拉杰博尚未打开保险箱,他买了工具来“掏空”保险箱。他当即决定前往中兴路抓捕拉吉博。

张伟标联系了市局负责人马瑞三。马瑞三大喜,立即报告扬帆已获准派出30名精干警察,并约定在火车北站门口与张伟标等人会面。耿庆祥带路来到施某位于中兴路603弄41号的公寓。

当时的公寓是一栋位于胡同里的旧平房。马瑞三在巷子两端布置了兵力,并派人进入现场周围居民家中,爬进阁楼,守在老虎窗后面,准备一旦拉吉博逃出家门,就将其抓获。如果拿不住,可以射击,但只能射击下肢。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伟标让耿庆祥去敲门。拉吉博一听是耿庆祥,以为他带了工具,毫无戒心地打开了门。为时已晚,但很快,三名刑警就跳了起来。拉吉博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摔倒在地并戴上了手铐。

经过当时的公寓搜查,我们找到了英国领事馆的手提保险箱和“钻石女王”号大副惠灵顿的相机,以及拉杰博离开前存放在耿庆祥手中的相机。四年多前的上海。耿某归还给他一个手提箱,里面装着英犯人当时发放的“包文文”工作服。

拉杰博被带到站站路上海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杨帆局长接到报案,驱车前往看守所,想看看这个“洋告密”长啥样。

扬帆问拉吉博:“那个保险箱里装的是什么?”

Rajbo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还没能打开它。”

扬帆当即下令,通知原英国领事馆派人员拿着钥匙到市公安局,当众打开保险柜,查看里面丢失了什么。

英国领事馆接到电话,立即派了三等秘书到市局,但没能拿到钥匙。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保险箱是属于英国领事馆还是某个官员的。张伟标问他怎么办,他说可以砸开,并当场签了字。

市公安局立即聘请了锁匠,花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打开了保险箱。出乎意料的是,保险箱里藏着好几大叠信件,全都是写给“罗伯特·福特”的。经调查发现,罗伯特·福特在抗战前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二等秘书。查了信,都是英国巴特里县博尔顿斯特兰德的一位女医生的情妇写的。

上海市公安局将情况报告公安部。罗瑞卿部长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周总理闻讯后指示新华社向海外发函,客观报道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被盗事件的真相。不过,考虑到保险箱里的情书属于个人隐私,因此不会在报告中披露,以求“一些无关紧要的私人信件”。

1950年1月19日,新华社在海外发布了这条消息,西方舆论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泄了气。

“洋告密者”拉杰博于1950年4月被判处八年徒刑,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由于他在服刑期间能够遵守狱规,接受纪律,于1956年6月2日被提前释放,并被遣返回国。

用户评论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羁绊你

哇,终于看到这个故事的结局了!原来那个洋告密者最后是被怎么样处理的?太解气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素颜倾城

看了这篇文章,我对1949年的上海有了更深的了解。洋告密者被抓捕的过程好惊心动魄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龙卷风卷走爱情

这个标题就让人好奇,终于等到大结局了。希望作者能再写一篇关于那个时代的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桃洛憬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很有悬疑感。结局怎么样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挽手余生ら

真没想到洋告密者会有这样的下场,这个故事太刺激了,一口气看完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红尘烟雨

这篇文章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上海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个洋告密者肯定也是个复杂的人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孤廖

这个故事的结局太出人意料了,没想到洋告密者会有这样的结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ˉ夨落旳尐孩。

1949年上海的抓捕行动,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洋告密者的故事太精彩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赤;焰﹏゛

这个尘封档案终于解开了,1949年上海的故事让人感叹历史的神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万象皆为过客

洋告密者被抓捕的过程太惊险了,真是历史的见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箜篌引

看到洋告密者被抓捕,感觉那个时代的上海好神秘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颜洛殇

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深思,那个时代的斗争真是激烈。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我要变勇敢℅℅

1949年上海的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洋告密者的大结局让人感慨万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夏日倾情

这个尘封档案太有价值了,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残花为谁悲丶

洋告密者的故事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太感谢作者的分享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敬情

这个故事的结局太震撼了,感觉历史真的太有戏剧性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入骨相思

看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我对那个时代的上海有了更深的感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尘封档案》 1949年上海抓捕“洋告密者”的故事(大结局)
如你所愿

洋告密者被抓捕的故事,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兴趣,希望作者能多写一些类似的故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综合资源

银幕上的黑美人:她隐瞒自己的印度血统,一生都在撒谎。她去世后,比她小25岁的丈夫爱上了赫本。

2024-11-13 10:55:26

综合资源

摄影旅游(搞摄影都有什么出路哪几个就业方向)

2024-11-13 11:01:06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