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颜色
解放军报记者程雪
洁白如雪,一尘不染。
1月31日,农历大年三十。早上八点,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科。记者从护士赵金阁手中接过一件白大褂。
这是一件神奇的衣服。穿着这件白大褂,记者立刻感受到了作为白衣天使的沉重使命感和职业自豪感。
穿着白色的衣服,你的心是为了人民。走进急诊科,记者和这群年轻的医护人员度过了平凡而难忘的一天。白大褂、白床单、白墙……有人说,医务人员青春的颜色是白色。自信的眼神,温暖的笑容,勇敢的救援行动.在记者眼里,他们青春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
青春的颜色是奋斗。
那天,进修医生江楠第一次独立完成了病人的胸腔穿刺。确定穿刺点,消毒,擦拭,将针头插入,放置导管,泵入液体.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那一刻的成就感和喜悦,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江楠说。
青春的颜色是勇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医院急诊用血量增加。令急诊科主任王玉红没想到的是,每个人都自愿献血。
献血那天,二楼献血部旁边的走廊里,大家为了献血排起了队。那些身体状况达不到献血标准的袖手旁观拿着红糖水和巧克力,等着分发给每个刚献血的人。
“疫情这么严重,急诊的劳动强度已经很高了,但大家还是踊跃献血。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赞美他们。”王玉红说。
青春的颜色是责任。
今年已经工作8年的护士齐李惠,对急诊室里的所有声音都很熟悉:空气净化器的呼呼声,心电监护仪的嘀嗒声,尤其是各种仪器发出的高频警报声.只要一值班,齐和同事们的神经就时刻紧绷着,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新的情况,晚上遇到的突发事件往往更紧急。
此刻,穿上白大褂,他们是白衣天使;脱下白大褂,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少男少女。
孔护士希望今年休假的时候,能在她如此担心的北戴河打卡。护士张雨柔期待着有空的时候和姐姐们一起逛街,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化妆品,希望…
大年三十7336030,急诊室灯火通明。
同时,在太空中。空间站正在祖国上空掠过,航天员王亚平从太空拍下了灯火通明的中国大地。这是中国航天员在除夕从太空视角看中国。从太空俯瞰,这座城市的灯光美如火焰。
记者以为,在这明亮的光线中,一定有一个属于急诊3354的“小光点”。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在除夕夜阖家团圆之际,依然坚守岗位,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除夕夜24小时在急诊室
解放军报记者通讯员付中原报道
春节前夕,解放军总医院七医馆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在急诊大楼前合影。傅凌燕
门内外,两个世界
打开急诊室的门,进来再关上。
除夕这天早上八点半,冯牡丹踏进这扇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一瞬间,她的世界安静了3354。
在抢救室里,她只能听到监护仪的“嘟嘟”声、病人粗重的呼吸声和医护人员讨论病人病情的低语声。
走到10号病床,确认了病人的体征后,她坐在电脑屏幕前,开始整理病历,为病人调整新一轮的用药方案。
作为急诊医生,冯牡丹平时笑容灿烂,短发。但她在急诊室工作时精力充沛,效率极高。
在急诊科,病情严重、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会被直接送到t
“一些专科病房收不到的病人也住在急诊科。”39岁的医生马尚通常坐在抢救室外的诊室里。他告诉记者,“有的患者年龄较大,同时患有几种专科疾病。如果不能住进专科病房,就住进急诊。”
刚刚确认身体指标的10床病人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除夕前一天被送到急诊。
爷爷送来的时候昏迷不醒,冯牡丹和同事紧急救治。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死神争分夺秒。
与此同时,在抢救室外面,马尚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嗓门,给一个牙痛病人看病。
今天,马尚已经连续坐了5个小时。一个又一个病人,从未停止。
各种病人和病因在急诊医生中已经司空见惯。
那些胃胀消化不良,鱼刺卡在喉咙里,皮肤过敏起疹子的,还有一个第一次喝53%白酒的小伙子,喉咙火辣辣的疼,怀疑喉咙被酒烫伤了.
站在马尚博士旁边,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半小时内,马尚医生接待了6名病人。
在急诊科,争分夺秒是他们的日常。
“以前说话比较急,现在语速下降了。”冯牡丹博士说。
在来急诊科之前,马尚医生在神经外科工作了11年。后来医院改革调整,他被分到急诊科。“急诊科要求医生迅速判断病情。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病人会在几分钟内得到治疗。”马尚说。
急诊科的医生不怕病情复杂,不怕辛苦。最让他们困扰的是一些患者家属的不理解。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被紧急送往急诊。男的来的时候肾衰竭,心力衰竭,全身肿的像个大包。他的女朋友把他放下就走了,但是她的亲戚联系不上.
还有一次,在抢救室里,一个病人家属对医生的各种治疗充满怀疑,不配合治疗。“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一次次沟通。”冯牡丹说。
11点多,很多医护人员忙得一口水都没喝。
走进急诊医护人员休息室,一个小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大小颜色的水杯。这是他们通常吃喝的地方。在急诊科,吃盒饭也很正常: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给病人会诊。
“我忙得连喝水或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们的排尿功能很强。”冯牡丹说。
中午12点30分,病人不断地来,马尚医生还没有去吃饭。
一个病人匆匆赶来,看了看时间,有点遗憾地问:“医生,你几点下班?”
“我们这里不下班。”马尚笑着说道。
此刻,抢救室里依然是嘈杂嘈杂;抢救室,安静压抑。
户外救援,众生熙熙攘攘;在抢救室,每一分钟都关系到病人的生死。
然而,无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无论是喧闹还是安静,都是中国人最真实的生活,包含着世间的喜怒哀乐,也诠释着急救医护人员的使命与责任。
一句“谢谢”意味着很多。
“@大家放心,我有吃有喝。”
中午12点,冯牡丹终于有时间拿出手机,在一个名为“甜蜜的家”的家庭微信群里给家人拜年了。这一段上面,有一张刚刚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拍的照片。
照片中,会议桌被临时用作餐桌,桌上摆满了水果零食。冯牡丹和她的同事们围着桌子站着,开心地笑着。
千里之外,山西大同。“春节快乐!”看到哥哥姐姐发来的消息,我赶紧发了一个可爱的小老虎表情作为回应。
冯牡丹已经很多年没回家过年了。对于急诊科的人来说,春节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回农村老家陪奶奶。”电话里,哥哥发给她的视频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
她恍惚地看着手机。如今,一家人团聚的形象里,已经没有爷爷了。
两年前,我爷爷病危。因为疫情,加上工作繁忙,她没能赶回去见爷爷最后一面,成了她心中永久的遗憾。
爷爷对她影响很深。冯牡丹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爷爷和父亲都是有名的乡村医生。她一直听说这件事,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爷爷负责周边几个村子的病人,口碑很好。每个人都尊重他。”冯牡丹说,长大后,他发现爷爷不仅给人治病,还邀请他负责村里的婚丧嫁娶。
高考那年,没有太多纠结。跟随祖父和父亲的脚步,她自然报考了医学专业。记得离家的那一天,爷爷和爸爸告诉她,“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好医生。”
什么是“好”?在急诊科工作的几年,她有自己的体会。
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血氧突然下降,痰卡在喉咙里。冯牡丹果断处理,立即有节奏地拍打病人背部。豆子的汗水顺着老人的额头滚落,她不断鼓励老人使劲咳嗽。打了20分钟后,病人长长地吸了一口气。
“好吧。”她对病人的女儿说。别人不知道,那时她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一次次起死回生,“好”医生的定义在这样的时刻变得越来越清晰:“每当我们看到一个没有生命体征的病人‘起死回生’,每当我们看到病人治愈出院,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有时候,冯牡丹的成就感也来源于她一次次解决难题后的成长。她喜欢看跌宕起伏的推理小说,并且乐在其中。她觉得在急诊科工作,抓住症状,找到病因,最后治疗疾病,就像一个侦探跟踪线索,找出真相。而她每解决一个案子,就成长一点。“我喜欢这个不断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
这一年,冯牡丹报读了急诊医学专业。有人劝她学个更悠闲的专业,她说:“我喜欢急诊的节奏,让我收获很多,成长很多。”
现在经过急诊科的锤炼,她业务能力更加全面,遇事也往往更加从容淡定。
不仅是成长,更是使命意识。急诊科主任王玉红经常不厌其烦地问年轻医生同一个问题:“孩子,你今天爱急诊科吗?”
王玉红觉得“急诊具有魔力和吸引力,换一种说法叫‘生命价值’”。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逐渐意识到这种价值感。
与冯牡丹不同,王玉红更爱看武侠小说,尤其欣赏其中的侠义精神。她总觉得侠义精神和急诊医生的气质有相通之处:渴望满足人的需求,需要人的需要,让生命在绝望中重生。
很多患者出院后都会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写感谢信。“工作受挫的时候看一看,总能重新找到力量。”一位医生说。
21336010傍晚,急诊室来了一位荨麻疹的中年妇女。马尚医生会诊后,患者不停地表示感谢:“不好意思,大过年的麻烦你了。”
一句“谢谢”是最简单、最美、最珍贵的。
正是隐藏在一句句感谢中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支撑着他们在许多艰难时刻的生活。
生命脉动,永不停息。
零点刚过,一名临产孕妇被救护车紧急送往急诊室。
孕妇到的时候羊水已经破了。
“快把产妇抬到病床上,紧急处理,联系产科值班医生……”分诊台的护士张雨柔迅速做出了反应。
“没想到新年第一个急诊就是虎宝宝。”张雨柔高兴地说。
繁忙的急诊科是观察各种生活的窗口。在急诊医护人员眼里,这里有更多的“看”。
他们看到了“牺牲”——。
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来看病。我胃疼,还出汗。医生诊断为阑尾炎,需要马上住院手术。但病人几天后恳求做手术。“我爱人是军人,正在执行任务。这孩子独自在家。能不能先回去把孩子安顿好?”
他们看到了“顽强”的——。
急诊科门口就有这么一个叫连树堂的临时保安。一个月前,他从宁夏一路坐救护车到北京,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治病。他家积蓄用尽,每晚睡在医院角落的椅子上。得知这一情况,医院特意招他做临时保安,为他提供吃住。晚上来急诊站岗,白天去探望孩子。
他们看到了“坚韧”——。
有一次,王玉红主任从病人家属手中接过一面锦旗。那是一个一直在照顾他母亲的中年人。每天,按照王玉红的医嘱,他给母亲量六次体温,定时吃药,做康复训练,并将这些细节记录在笔记本上。他的精心护理使年迈体弱的母亲出院后不必卧床休息。“事实上,我们应该给这个‘儿子’一面锦旗。”王玉红说。
对于那些危重病人和老年病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会提前和家属谈好抢救事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会尽力给病人留下最后的尊严和尊严。
气管插管是急诊科常用的救命措施。喉咙里插着一根长管,病人不能动,不能吃,不能喝,也会给身体带来创伤。
“有些患者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家属不希望亲人再受折磨,只想保守治疗。”冯牡丹说。
她还记得那一天,一位肺癌老人在弥留之际,痛苦地呻吟着。
冯牡丹说:“医生也有很多时候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
同一天晚上,一名孕妇迎来了她的虎年宝宝。在同一栋楼里,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医院的墙壁比教堂听到了更多虔诚的祈祷。”急诊科是生老病死集中的地方。
急诊采访当天,记者经常会想,敏感的人,容易感同身受的人,是否适合当医生。因为这样的人在面对患者的痛苦时,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矛盾的是,急诊室就是这样一个需要医护人员有同理心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8点,医护人员交班完毕。这意味着除夕夜的战斗终于结束了。
护士徐雯拿起手机,和远在东北的儿子视频连线。视频中,她不到两岁的儿子抢了她的手机,跟妈妈打招呼。护士郭鹏雷揉了揉疲惫的眼睛,伸了个懒腰。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从某天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急诊科24小时服务。同一天,新生和离别交替出现。生的喜悦,死的悲伤,生的脆弱,人性的光辉,都在急诊室上演。
人类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生命脉动,永不停息!
出了急诊室的门,回头一看,急诊室屋顶上的两个红色楷书大字映入眼帘。记者不禁想起冰心老人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爱在左边,同情在右边,走在人生道路的两边,播种,随时绽放。这段漫长的路程会点缀着芬芳的花朵,让穿枝刷叶的行人踏着荆棘,感受不到痛苦和泪水,却也不悲伤……”
是的,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这样。
(感谢陈彩玲、刘新利、孙攀、王江亚、林丽娜对采访的大力协助)
(本文发表于《解放军报》 2022年2月14日第5版)
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