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性能与便携的笔记本(便携性能强的笔记本)

配备Blackmagic eGPU的MacBook Pro
媒体注:钛金实验室是一个对当前流行的科技产品进行评测和解读的栏目,秉承“有趣、有态度”的内容解读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出门要便携,回家要高性能。有人选择牺牲性能,选择轻薄本;有些人选择放弃便携性,在家组装台式机。
你可能会说,不是有游戏笔记本吗?但是游戏笔记本的性能基本上和它的体积成正比,顶级的游戏笔记本价格昂贵,同等预算下性能无法超越台式机;虽然台式机性能很强,但是总不能背着出去办公吧?
计算机行业发展这么长时间难道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吗?3354是真的,那就是EGPU(外部图形处理器)。专用的数据传输线将笔记本电脑与安装显卡的扩展坞连接起来,赋予了笔记本电脑更强的性能,还可以通过视频输出线连接外部显示器。
这个解决方案完美地击中了两类人的痛点:
第一种人是通勤时需要轻薄本,回家时想要高性能的用户。虽然这类人可以在家里组装一台台式电脑,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组装一台台式电脑。同时,组装一台台式机的成本也不低。——除了买显卡,还需要买一个CPU,主板,内存条,电源等等。这远不如买个显卡直接插eGPU,再接笔记本方便。
第二种人是经常出差,需要带着电脑去见国外客户,做演示的用户。说实话,出差想玩游戏,带个游戏笔记本不是更合适吗?但是,出差住不下,就得背电脑,挤公交,坐地铁。有了eGPU,放在行李箱里上高铁/飞机。出门带个轻便的笔记本,回酒店连接eGPU。工作和娱乐是一样的。
因为显卡是外置的,所以不用担心散热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将两者连接起来。以及性能损失有多严重?这也是为什么eGPU的概念和产品很早就出现,却很少有人提及的最大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USB-C lightning 3接口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Us-c和thunderbolt 3标准,重振eGPU的关键。有桌面安装经验的读者一定知道,长PCIe插槽是用来访问电脑主板上的GPU的。所以早期eGPU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这个接口连接笔记本和eGPU。
遗憾的是,当时的技术标准无法实现稳定、高带宽的数据传输,PCIe槽占用的体积异常大。即使这个技术标准可以应用到现在的eGPU产品上,配备这个接口的笔记本产品自然也不会小。
3 Lightning接口几乎可以连接/输出一切。
雷电3标准和USB-C接口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准确的说是USB-C形式的雷电3接口。上一代的主流标准PCIe 3.0的带宽是32Gbps,而闪电3口标准的带宽是40Gbps,已经超过了PCIe 3.0,但是USB-C的尺寸比PCIe槽小很多。
此外,随着英特尔宣布USB-C兼容的Thunderbolt将完全免除技术许可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新笔记本电脑都配备了该接口。
其中,苹果的MacBook系列产品线更加激进,将所有I/O接口替换为支持雷电3标准的USB-C接口。
高带宽、小体积、高渗透率,这些先决条件使得具有闪电3标准USB-C口的eGPU重新进入各大厂商的视野。
不仅雷蛇这样的游戏外设厂商推出了eGPU外设,就连苹果也和大型影视设备厂商Blackmagic一起推出了Blackmagic eGPU。甚至淘宝上的一些厂商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推出了“自制版EGPU”。
EGPU:虽然外接有性能损失,但是体验大大提升。有了eGPU,你能做什么?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打游戏。没错,eGPU的确是很多超极本的游戏救星。促销力度有多大?3354以我自己的MacBook Pro 2018 Mid为例。搭载Iris Plus 655集成显卡3354,已经用了几代。
华硕Zenbook凌瑶X酷睿i7
然而大部分超极本的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大部分超极本都配备了英特尔酷睿系列的集成显卡UHD620/HD620,或者MX150/MX250等低端独立显卡。
为了验证eGPU是否也针对Win电脑进行了改进,笔者还准备了一台华硕Zenbook凌瑶X Core i7版本作为对比测试。
华硕XG Station Pro
至于eGPU,笔者选择的是华硕XG Station Pro,也是华硕生产的,AMD阵营的一款顶级GPU,也是华硕生产的ROG-Strix-rx 5700 XT-O8G-Gaming OC(1770-1965 MHz)。
之所以选择AMD显卡而不是NVIDA显卡,是因为目前macOS只支持驱动AMD显卡;之所以选择华硕,是考虑到目前主流显卡厂商中,几乎只有华硕推出了从超极本到显卡再到显卡扩展坞的产品。
笔者选取了macOS和Windows下的三款软件测试软件,都有单独的GPU测试:Geekbench 5、Cinebench r15和Valley Benchmark。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分数表现
从这些运行结果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接入eGPU和不接入eGPU的分数表现,这简直就是云和泥的区别。虽然测试软件的跑分只能作为性能的参考,但是如果运行游戏的话,还是可以明显感知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测试分数性能-直方图
同时由于eGPU中安装了桌面GPU,理论上来说,比配备同级别独立显卡的游戏笔记本要好。——同级别桌面显卡的峰值负载频率和功耗高于移动终端独立显卡。毕竟大多数情况下,频率和功耗都是性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eGPU是通过雷电3接口连接笔记本电脑的,其最大传输带宽为40Gbps。现在主流电脑连接显卡的PCIe 4.0接口最大传输带宽64Gbps,而PCie 5.0标准接口达到了128Gbps。
所以如果把顶级的桌面显卡放到显卡扩展坞,会有性能损失,因为它需要的传输带宽非常大。至于具体的性能损失,我就不测试了。在此,笔者引用国外知名eGPU论坛的测试数据:
1080ti eGPU的性能损失约为20%~30%
他们使用Unigine Valley作为测试软件,测试接口是雷电3接口,PCIe 5.0标准接口,显卡使用GTX1080ti。同样的15寸版MacBook Pro在1080p分辨率下,使用外屏时性能损失约20%,使用内屏时约30%。
和eGPU玩游戏
根据不同性能不同测试分辨率的GPU,性能损失率可能有些不同,但大致在20%-30%之间。关于显卡丢失的更多细节和更多信息,有一定英文阅读能力的用户可以点击此链接进行参考。
在我看来,这个性能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不需要配置台式电脑,也不需要更换笔记本,只需要额外购买显卡扩展坞和显卡就可以提升性能。
使用eGPU编辑视频
这对于使用macOS的用户来说尤为重要。——毕竟一台性能更强的MAC电脑需要更多的开销,组装一个黑苹果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可小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eGPU?笔者在测试中使用了一套华硕的系统:从显卡、扩展坞到超极本。显然这个测试系统不一定适合所有用户,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心意的eGPU呢?首先,3354要明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抛开这两点去选择是不现实的。
首先是预算:对于很多“垃圾佬”(喜欢逛二手PC部件店的PC大佬)来说,无论eGPU有多大的性能提升,都不适合3354。毕竟一个“品牌”显卡扩展坞的价格足够他们再置办一台桌面主机了。
一个“品牌”的显卡扩展坞价格在2000元左右,淘宝上一个自组织的显卡扩展坞最低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所以这部分预算是不能削减的。
其次,要求:首先,你想在什么系统平台上使用eGPU,你打算用eGPU改进后的性能做什么?你玩游戏,剪视频,还是开发AI?
AMD镭龙RX 5700 XT
只要你在用Mac,就不要想着买NVIADIA显卡。——即使你只打算在Windows下用eGPU玩游戏。Mac用户在选购AMD RX系列显卡时也要注意。虽然AMD系列显卡是免驱动的,但是最好避免买RX580 2048sp和RX590。
一方面,这两个系列的显卡有很大概率是“矿卡”(即长时间满负荷工作的显卡,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这两款显卡的原生驱动在macOS下找不到,需要用户手动刷入RX570和RX588的BIOS实现免驱动,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另外,我不建议买Vega系列显卡3354,因为目前这个系列显卡基本已经停产,剩下的多是影视工作室留下的二手显卡;同时,Vega系列显卡功耗较大,但价格和性能都不如RNDA架构显卡。
英伟达RTX 2080Ti创始人版
如果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eGPU,那么限制就不会那么大了。——毕竟NVIDIA有“精湛的刀功”,给消费者提供了多得多的选择。对于那些想用CUDA加速,做AI相关开发和学习的用户来说,NVIDA显然是唯一的选择。
预算和需求确定之后,就可以决定买哪个GPU了,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个GPU的功耗来选择自己的显卡扩展坞了。——真的这么简单吗?
是的,这比组装ITX桌面主机简单多了。难点在于如何照顾自己的需求。笔者列举了几个需要参考的核心参数,在选购扩展坞时需要注意:
首先是显卡扩展坞的电源。你需要选择足够功率的扩展坞,这样才能满足你所选显卡的功耗,同时也能兼顾未来后续的显卡升级。
其次,扩展坞的大小。一方面,如果你有取出来的需求,大小是你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通常外接电源的显卡扩展坞比较小,不会有电源产生的噪音。不过相应的,电源提供的功率可能不会太高,散热只能靠显卡本身的风扇。
功率,体积,散热,噪音,在选择显卡的扩展坞的时候,把这几点都考虑进去,基本上就可以选择自己的产品了。有英文阅读能力和一定硬件知识的用户,作者推荐。有最详细的eGPU硬件参数和指标,方便读者根据需求选择。
如果太麻烦,这里我也推荐几个值得购买的选项:
华硕XG Station Pro
首先,笔者测试用的华硕XG Station Pro的特点是体积小,安静。它的总重量为3.6kg,电源模块是外置电源适配器,而不是放在机箱内部。
所以在低负载工作时,几乎没有噪音。——因为内部散热完全靠显卡自带的风扇,所以没有内置ATX/SFX电源的风扇声,而且还支持最长31.1cm的显卡,如果需要拿出来可以考虑这款。
曼提兹维纳斯
其次,笔者推荐一款台湾省厂商定制的Mantiz Venus:虽然不够小,提供的功率也不是最大,但是它在机箱内置了SATA接口——,也就是说你可以在机箱内部安装一个硬盘,而不是通过USB接口外接硬盘。
不仅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扩展笔记本电脑的容量,更重要的是,Mac用户完全可以在这块硬盘上安装Windows to Go系统,而不会占用MacBook上——的存储空间。只要你想玩游戏,连接eGPU,启动Windows系统,都可以一次性完成。
雷蛇Core X Chroma-RGB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笔者推荐雷蛇的Razer Core X:体积最大,内置电源输出功率最高,达到650W——,也就是说后期可扩展性最高。
如果这个功率还是不能满足你,或者你觉得“RGB灯能提升电脑性能”、“灯厂外设怎么能没有灯”,那么功率规格更高的700W、彩度七彩灯的Razer Core X Chroma更适合你。
对了,如果你是Mac用户,并且不在乎高昂的价格和无法升级,那么苹果和Blackmagic联合推出的Blackmagic eGPU/eGPU Pro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性价比低,但也经不起它的美观,低噪音,集成性强!
总结:eGPU真的能提升笔记本电脑的体验回到原问题。为什么作者有一台性能不弱的台式电脑还需要一个eGPU?
因为升级到MacBook Pro 16 2019的成本太高,而且16寸的体积对于需要经常出差的记者来说太大了。有了eGPU,即使我用13英寸的MacBook编辑4K素材的电影,我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3对2 lightning接口的价格
这种组合也适合使用Mac Min和iMac的用户。只要你的设备有雷电3接口,eGPU绝对可以提高视频渲染的速度。
至于只有Lightning 2接口的Mac用户,我不推荐eGPU:一方面,Lightning 2转Lightning 3接口的数据线太贵,只有苹果官方有卖;另一方面,核心原因是Thunderbolt 2接口的外置eGPU性能损失太大。
因此,如果您想要轻薄和高性能,您不必考虑配置另一台台式机主机或承受游戏笔记本电脑的重量。eGPU已经能够满足“出门轻薄,回家高性能”的需求。
即使要出差,也可以在工作时间之间玩一把3A大作。选择一个小的eGPU,装进你的行李箱3354。当你在路上时,超极本让你不必忍受游戏本的体积和重量。当你回到酒店,连接到eGPU,你又有了超越游戏本的表现。是不是很美?(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唐)

综合资源

新娘照片婚纱图片,短发新娘拍婚纱照时如何设计自己的造型

2024-6-28 19:34:10

好玩下载

问道激活码「问道激活码的礼包」

2023-9-10 12:11:28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