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苹果在当天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iPhone 6s系列;作为一款在设计上与上一代iPhone 6基本一致的产品,iPhone 6s系列在交互层面带来了一次重磅的功能更新,即3D Touch。
时隔四年,2019年9月10日,苹果新发布的三款iPhone 11/Pro/Max新品全部采用了Haptic Touch——3D Touch消失。
这意味着在iPhone产品的演进中,3D Touch已经走到了尽头。
从Force Touch到3D Touch的前身3D Touch,可以说苹果之前已经在Apple Watch和MacBook上发布了Force Touch技术(2015年3月)。简单来说,Force Touch技术可以让设备感受到用户的触摸操作,也可以感受到用户触摸时的压力,调出相应的不同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当Force Touch感应到用户按压屏幕的力度时,它会使用设备内置的Taptic引擎给出振动反馈。
(3D触摸传感器)
2015年9月发布的3D Touch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Force Touch的升级版,但不同的是3D Touch的交互更加丰富。简单来说,3D Touch就是在原有的Force Touch轻敲轻敲的基础上,增加了重新按压这个维度的功能。在设备功能上,具有3D Touch功能的iPhone在屏幕交互上有轻敲、轻敲、重按三个维度,比Apple Watch上的压力触摸屏技术更灵敏。
同时,为了让用户更容易区分按压的压力,苹果还在iPhone内置的Taptic引擎上调整了振动反馈。轻按时10毫秒(苹果称之为Peek)和重按时15毫秒3354(苹果称之为Pop)的震动反馈会给用户类似按键操作的真实感,这也是苹果对该功能的用心。
从交互层面来说,3D Touch带来了很多交互功能,比较重要的有:
1.按下屏幕上的应用程序图标等。可以调出二级菜单实现直接功能;
2.对于链接,点击它,您可以预览链接的内容。放开,预览内容消失(peek);再按一下,可以打开链接的内容,跳转(Pop)。
3.可以预览视频、邮件、信息等。通过按压;
4.在不同的游戏中根据不同的实力给予不同的反馈;
5.再次按下屏幕左边缘,调出多任务;
当然,为了实现3D Touch,苹果不得不在显示屏下增加压力传感器,导致屏幕变得更厚更重了——。据了解,iPhone 6的显示屏重量为12克,而iPhone 6s的显示屏重量为29克,是上一代的两倍多。
下一代多点触控Leifeng.com注意到,在发布会上,苹果对3D Touch大加赞赏,称其为“苹果硬件和软件团队合作的成果”,“非常大的突破和人机交互的新体验”,甚至非常感慨地说:
这是我们新产品的杀手锏,也是全公司齐心协力的结果。为了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努力了很多年.
时任苹果首席设计官的Jony Ive在3D Touch的介绍视频中称之为——的下一代多点触控。
3D Touch无疑是当年iPhone 6s的最大亮点。除了用户愿意付费之外,许多开发者迅速投入相关功能的开发,包括脸书等大公司也在第一时间提供了支持。很多游戏开发者也对将3D Touch应用于游戏交互充满期待。包括雷锋在内的很多媒体。com,也相信分析3D Touch在未来会发扬光大,成为人们喜欢苹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对手,华为在2015年苹果发布会前几天匆忙发布了一款名为Mate S的手机,其中的亮点就是采用了名为Force Touch 3354的压感屏幕技术。很明显,华为是冲着苹果的3D Touch来的。更早的2015年7月,中兴也在AXON天机中采用了压力触控技术。
但是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他们使用的压力触控技术在体验上还不如苹果的3D Touch。2015年9月下旬,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安卓手机要达到苹果的压力触控技术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都采用了压力触控技术,但由于生态差异,终端体验的差异会很明显。”
有趣的是,在3D Touch技术发布仅一个月后,Synaptics就发布了采用ClearForce技术的触控屏控制器,并表示正在与业界领先的OEM厂商和LCM制造商合作开发采用该技术的智能手机,预计将于2016年初发布。
当时Synaptics还大胆表态:在不久的将来,压力感应技术将是智能手机的标配。
3D Touch的没落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3D Touch并没有达到苹果对它的期望,Synaptics的豪言壮语太过煽风点火,是对包括苹果在内的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误判。虽然在那个时候,3D Touch确实备受关注。
之后的几年,直到2017年9月的发布会,3D Touch才成为新iPhone的标配功能(2016年3月发布的iPhone SE除外,它更像是低配版的iPhone 6s)。开发者在这个过程中也对3D Touch做了大量的适配工作,尤其是按下应用图标调出二级菜单功能,这是大多数主流app都有的配合;同时,许多游戏已经适应了3D Touch,受到一些游戏爱好者的欢迎。
尽管如此,3D Touch还是得到了很多用户类似“鸡肋”的评价。与此同时,在2018年上半年,在对下一代iPhone的预测中,知名分析师郭明Xi认为,苹果已经准备放弃3D Touch,从2018年的廉价版iPhone开始,因为3D Touch增加了手机的成本,但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果然,2018年9月,在iPhone XR中,3D Touch消失了;为了弥补这一点,苹果推出了一项名为触觉触摸的新功能。它还可以从内置的Taptic引擎中获得震动反馈,但与3D Touch有本质区别。3354它只能识别用户的长按操作,功能实现比3D Touch小很多。
但为了在功能和产品定位上形成明显的区分,苹果在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上依然选择了3D Touch。
但2019年,苹果在三款新iPhone中都选择了Haptic Touch,功能定位更先进的3D Touch被取代。从iPhone的产品开发过程来看,功能的前后更替并没有先例,比如触控ID被Face ID取代,但这种更替往往是追求更好的产品体验和更高层次的产品实现。
不过,雷认为,就3D Touch的功能被触觉触控取代而言,这是苹果对市场做出的无奈而彻底的妥协。
当然,对于3D Touch的离去,苹果其实已经在软件层面进行了弥补。比如在新推出的iOS 13中,增加了按住应用图标调出二级菜单的选项,甚至在iPhone SE上也可以支持该功能;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整个iPhone产品层面对3D Touch硬件功能的弱化。不过,苹果此前已经宣布将在iOS 13中继续支持3D Touch。
但无论如何,3D Touch已经成为过去,iPhone 8系列也成为了目前在售的唯一一款支持3D Touch(以及触控ID功能)的iPhone机型。不过,虽然不被市场认可,但3D Touch仍然是苹果在产品层面的一次勇敢尝试。
再见,3D 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