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多年的macbook用户,对苹果双11发布的M1电脑很感兴趣。没买过,但是一直在关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到的东西吧。有点长,一万字左右。
以下,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分别简称为MBA和MBP。
M1的CPU水平如何?
M1有两个版本,7核GPU版本和8核GPU版本。只有入门级的MBA是7核GPU,其他都是8核GPU。
Cinebench和Geekbench用于CPU性能测试,两个软件都已适应M1。以下是The Verge的测试结果。这三台电脑都是采用8核GPU的M1:
Cinebench R23之所以跑一次30分钟,是为了观察M1在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后,性能是否下降。结果显示,pro和mini不受影响,但air性能下降,多核跑分从6803下降到5369。Cinebench R23单次测试得分低于pro和mini,应该也是发热导致的。
Geekbench跑分引起的发热不足以使air的性能降级,所以三台电脑得分相同。
空气没有风扇,体积小,散热效率相对较低,所以空气的性能更容易发热。Mini和pro散热好,性能稳定,真的很稳定。
下一个问题是,M1与英特尔和AMD相比处于什么位置?
Anandtech与M1 Mac mini进行了对比评估。由于三台M1电脑的CPU相同,因此跑分可以作为其他两台电脑的参考。
Anandtech的一个有趣的做法是,用有M1的Geekbench和没有M1的Geekbench进行测试。根据后者的运行分数,我们可以推测M1在运行那些不合适的软件时的表现。
上图为Geekbench跑分,黑色为M1数据。
使用未适配的Geekbench进行跑步,M1评分约为7.6 ~ 7.8折。
M1的单核得分超过锐龙9 5950X,这是AMD最新微架构zen 3的产品。是目前已经发布的最强zen 3处理器(注意已经发布)。定位发烧级,主要用于台式电脑。比5950X更强的zen 3处理器是Threadripper系列,用于工作站和高端台式机,但尚未发布。
M1的单核得分也超过了英特尔i9-10900K,这是英特尔第十代中最强的S系列处理器。S系列是桌面处理器,X系列如i9-10900X定位高于S系列,定位于高端桌面。但实际上geek bench 10900k的跑分比10900X要高。
苹果在发布会上表示,M1的高性能核心在单核方面是世界上最强的,这一点在Geekbench的跑分中得到了验证。
至于多核成绩,4高性能4节能核的M1落后于10核的英特尔10900K,甚至不如16核的锐龙9 5950X和zen 2架构的锐龙9 3950X。这是意料之中的,毕竟核数不同。
多核跑分M1相比高端台式机处理器自然处于劣势,所以下面Cinebench主要对比笔记本处理器。
M1在Cinebench的地位没有Geekbench高,媒体通常认为前者更能体现CPU的性能。
这是黑M1的数据。不符合M1的跑分,大概6.5 ~ 6.7折。
单核方面,虽然M1在Geekbench的测试中高于锐龙9 5950X,但M1在Cinebench的测试中略弱于5950X。英特尔参战的是i7-1165G7(笔记本处理器),而不是前面提到的i9-10900K(台式机处理器)。单核分数M1比1165G7低一点,可以认为差不多。
多核方面,AMD派出锐龙7 4800U和锐龙9 4900HS对战。都是8核高端笔记本处理器,都是基于zen 2架构(zen 3桌面处理器已经发布,笔记本处理器还没发布,这里对比zen 2)。其中4900HS几乎是zen 2最强的笔记本处理器,仅次于4900H。在这一轮比较中,M1显然被打败了。
测试多核i7-1165G7远远落后于M1。毕竟1165G7是四核。因为核心数不一样,所以这个对比对英特尔有点不公平,1165G7也远不是英特尔最强的笔记本处理器,所以我们会和英特尔做更多的对比。
在英特尔发布的第11代处理器中,i7-1165G7仅次于i7-1185G7,即1185G7是发布的第11代处理器中最强的产品(注意已经发布)。根据ars提供的数据,M1 Cinebench单核跑分低于1185G7,但差距很小。多核跑分依然只有4核,所以M1明显领先,如下图所示:
为了全面了解M1的位置,最好将其与英特尔最强的8核笔记本处理器进行比较。
英特尔的笔记本处理器从低到高性能可分为Y、U、H系列。不是每个H系列都比U系列强,但是H系列最强的通常比U系列最强的快。目前看来1185G7是11代U系列(现改名为UP3系列)中最强的,已经被证明输给了M1。不过11代H系列还没发布,没法比,不过可以和10代H系列最强的i9-10980HK比。10980HK是八核笔记本处理器。
laptopmedia的测试结果显示,Geekbench对M1单核运行比10980HK高22%,对多核运行比M1 10980 hk高19%。两个处理器都是8核,但正如我之前所说,M1是44设计。
目前苹果销售的16寸Macbook Pro价格超过2万,是最贵的苹果笔记本。可以选择i9-9980HK或者i9-9980H,这是英特尔的第9代H系列八核处理器。第11代H系列尚未发布,第10代H系列单核被M1击败。可以推断,9980HK和9980H的单核还不如M1。至于多核,根据appleinsider给出的数据,Geekbench的跑分M1胜出,Cinebench的跑分M1落败,如下图所示:
appleinsider给出的表格还包括2019年发布的最低Mac Pro工作站,该工作站配备了英特尔至强W-3223处理器,这是一款8核3.5GHz处理器,可以睿频到4.0GHz,前面提到的i7、i9等。都是英特尔的核心子品牌处理器,而这里的W-3223是英特尔的至强子品牌处理器,主要定位于服务器、工作站等。
从跑分上我们可以看到单核性能W-3223明显不如M1,但是多核跑分比所有Macbook处理器都要好。换句话说,M1电脑的CPU多核性能还不如最低配的Mac Pro。
Appleinsider没有给出iMac Pro的数据,但目前在售的iMac Pro最低配是至强W-2150B处理器,10核。geekbench的跑分是1069和8701,多核跑分也超过了M1。换句话说,M1电脑的CPU多核性能还不如最低配的iMac Pro。
最后看下面wccftech整理的数据。资料显示了英特尔和AMD高端笔记本处理器的制造工艺。M1是5纳米,AMD是7纳米,英特尔是10纳米甚至14纳米。这表明,英特尔和AMD可以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来扩大或缩小与M1的差距。
总结一下M1的CPU跑分:苹果说M1的高性能核心是全球最强的,这一点在Geekbench已经得到验证,但是Cinebench认为M1的单核比AMD最强的处理器差一点,和intel最强的处理器大致相当;至于多核性能,AMD有很多笔记本处理器明显优于M1,英特尔似乎有三四个。台式机处理器,不管是AMD还是intel,都可以有更多的内核,所以很多都比M1跑分高,当然也有比M1差的台式机处理器。
所以M1不是不可战胜的,有对手,而且有很多。
对比苹果自己的mac产品线,16寸MBP、iMac Pro、Mac Pro的CPU多核性能都比M1好,而M1只是比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MBA、13寸MBP、Mac mini好很多。根据Geekbench的跑分,M1也强于16英寸的MBP。
当然,M1毕竟是苹果第一代处理器,也是苹果最入门级的处理器。苹果只要把4 4换成6 2或者8 2,完全可以挑战iMac Pro和Mac Pro的一些配置。
以上只是根据跑步得出的结论。对于特定的工作,M1电脑可能比iMac Pro和Mac Pro更快。后面会有相关的例子。
让我们来看看M1的GPU性能。
M1的GPU水平如何?
目前搭载M1的三款苹果电脑都没有独立显卡,只依靠集成在M1的GPU核心。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M1有7核GPU版本和8核GPU版本。
Anandtech通过Mac mini测试了8核GPU的M1。测试工具是GFXBench,结果如下:
黑色是M1数据。数据显示,M1的GPU性能与是否适配M1无关,这意味着macOS的所有游戏都可以立即受益于M1 GPU。
当然,任何游戏的运行都需要CPU和GPU同时发力,M1的CPU需要适配才能充分释放性能。GFXBench是纯GPU测试,所以上图中M1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运行GFXBench 5.0阿兹特克遗迹的离屏测试,《M1》在1440p的高分辨率下帧率达到77,在1080p的分辨率下帧率达到204。
数据显示,M1的GPU性能不如GTX 1650,但差别不是很大。GTX 1660Ti领先M1 60% ~ 70%,而RX 560和RX 560X都落后于M1的GPU。
Tomshardware提供的数据也显示M1强于GTX 1050Ti,如下图所示:
GT1050TI是NVIDIA GeForce 10系列的中端GPU,于2016年10月发布。GT1650和1660Ti分别是GeForce 16系列的入门级和中级GPU。推出16系列是为了填补20系列没有覆盖的入门级到中级市场。20系是高端~发烧友级别,30系作为20系的延续,定位也是高端~发烧。
所以M1的GPU性能大致相当于英伟达四年前的中端独立显卡,与一年半前发布的入门级独立1650相差甚远,与20个月前发布的中端独立1660Ti相差甚远。有观点认为GTX 1050Ti可以满足很多AAA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那么性能差不多的M1 GPU应该也能满足AAA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
RX 560和RX 560X是AMD RX 500系列独有的入门显示器,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发布。
Anandtech用游戏《古墓丽影:崛起》进行了实测,数据如下:
资料显示,在1366 x 768的中等设置下,搭载M1处理器的Mac mini帧率可以达到73,相当于560X的水平。在1080p的高设置下,M1帧率为39.6,比560X要好。
虽然在之前GFXBench 5.0的跑分测试中,M1并没有比GTX 1650低多少,但是在实际的游戏表现中,M1的帧率却比GTX 1650差很多。可能的原因是,虽然GPU的性能与是否适应M1无关,但游戏的运行与CPU和GPU有关,游戏不适应M1。
Anandtech还测试了M1的能源消耗。用GFXBench 5.0 Aztec运行时,GPU功率为10W。GFXBench几乎是纯GPU测试,所以CPU功耗低至0.16W,10W应该是M1最大的GPU功耗。运行《古墓丽影:崛起》,CPU和GPU同时工作,功率分别为7.5W和7W,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比,1660Ti、1650、1050Ti、560设计的显卡功率分别为120W、75W、75W、60 ~ 80W,远高于M1实测的16.5W。
苹果目前在售的笔记本中,只有16寸的MBP配置是独一无二的,最低配的是镭龙Pro 5300M。至于台式机,21.5英寸的iMac可能会配备入门级的独立显示器,而27英寸的iMac也至少使用镭龙Pro 5300。定位更高的iMac Pro和Mac Pro,会提升可配置GPU的性能。
所以M1的GPU性能比不上16寸MBP,27寸iMac,更比不上iMac Pro,Mac Pro。
总体来说,Anandtech认为M1的GPU是核显之王,是入门级独立显示(如560、560X、1050Ti)的挑战者。对于很多AAA游戏来说,不要指望M1在高分辨率和高画质的设置下达到60fps的流畅度,但是调低分辨率和画质应该可以应付大部分游戏。
Anandtech的测试基于Mac mini的8核GPU版本M1,基础MBA配备7核GPU的M1。它的性能如何?Macworld测试了两款游戏在基础MBA上的表现,结果如下:
左边的数据是《古墓丽影:崛起》,上面是M1 MBA。帧速率在1920 x 1200高设置下为37.4,在1280 x 800中设置下为60.6。右边是《文明6》,中高设置下1280 x 800的帧率分别是33.8和54.5。
M1电脑的实际体验
罗塞塔2真的那么好?
不适应M1的软件通过罗塞塔2运行,罗塞塔2就像一个翻译器,把M1不能直接识别的代码翻译成M1能识别的代码。之前Cinebench和Geekbench的测试显示,M1被Rosetta 2翻译后CPU成绩会打6-8折,GPU不受影响。
很多用户对Rosetta 2的第一印象就是速度快。从跑分来看,确实影响了软件的运行速度,但还是快。用户通常不会感知到Rosetta的存在。
但其实没那么简单。
Adobe软件不适应M1,The Verge说它非常流畅快速,但是在评测过程中,他们在Premiere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bug:导出的视频比特率可能只有英特尔电脑的一半。再一步,增加复杂性,Rosetta 2可能会无意中增加软件bug。
微软表示,第一次打开office可能需要20秒左右,但下次打开速度会正常,因为还没有适应M1。这是因为Rosetta 2是在应用程序安装或首次打开时编译的,而不是实时编译的。当然第一次打开比较慢,但是一般不会超过20秒。
有些应用如screenflow无法通过Rosetta 2运行,即完全不可用,必须等待修复或适配。比如字节跳动生产的舒菲根本跑不起来,可以无限重启。
一些应用程序,如手刹1.1,可以通过Rosetta 2运行,但根据pcmag的测试,其视频导出速度可能比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13英寸Macbook Pro慢。
史蒂夫表示,Rosetta 2将严重影响视频的编码/解码效率,因为这一环节无法提前编译。
一些软件,如不适应M1的Chrome,The Verge称其在M1电脑上的功耗高于在英特尔电脑上的功耗。
有一个网站isapplesiliconready.com整理了一些软件的兼容性。如果你对某个软件能否正常使用感到好奇,可以去看看:
过去15年为macOS编写的软件都是基于英特尔芯片的。从英特尔到ARM的过渡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发生,不过看起来开发者的反应还是比较积极的。
苹果以身作则。随着Big Sur的发布,苹果更新了一大波应用程序,所有自己的应用程序如Final Cut Pro和Logic Pro都已适应M1。Macrumors连续点击了将近20个苹果应用,很快打开,如下图:
苹果在发布会上表示,Adobe Lightroom将于12月适配M1,Photoshop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适配。至于Premiere的改编计划,我找不到。
微软也表示正在做安排,mac版Office有望变得更快。因为根据现有数据来看,应用适配后的提速是明显的。
Chrome也很快适应了M1。ars用速度计测试的数据显示,适配后的Chrome速度提升了80%,但还是比Safari差了一点。适配后没发现Chrome的续航,不过估计会有提升。
手刹的最新测试版1.4测试版适应M1和出口相同的视频。M1 MBP从17分钟降至8分钟,M1 MBA从18分钟降至11分钟,而配备GTX 1650Ti鞋底显示屏的Spectre x360为10分钟。
Ars安装并测试了120个应用程序。除了少数3D游戏,其他应用都可以正常打开,不会感觉很慢。个别ui不协调,但不会影响使用。
Mac app store不会标注应用是否适配M1,Jonathan发现活动监视器可以区分苹果和英特尔。
打开Finder-application,选择一个应用,通过命令I查看该应用的信息,这里会标注该应用是通用、intel还是原生。如果它是通用的,你也可以通过Rosetta强制它总是打开: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家酿不能正常工作,但是强制Terminal运行Rosetta后,问题就解决了。
坏的iPadOS、iOS应用程序
The Verge表示,虽然iPadOS和iOS应用可以在M1电脑上运行,但体验有点混乱:1)并不是所有的iOS应用都可以在苹果电脑上运行,开发者可以选择不放在Mac App Store上;2)有些应用,比如在线视频应用HBO Max,不能全屏播放,甚至不能调整窗口大小;3)当一些应用如Telegram收到新消息通知时,Telegram窗口会自动跳出,屏蔽其他正在使用的应用;4)有些应用,比如Tumblr打开就闪退,无法使用。
mac电脑上运行的IOS应用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按键模拟触控操作。比如按空格键相当于点击窗口中间,按箭头键模拟左右滑动屏幕。可想而知,体验并不好。
Techcrunch表示,在mac上运行iOS和iPadOS应用听起来很刺激,但实际体验更像是一种营销噱头,用户体验令人失望。
个人认为mac电脑中的iPadOS和iOS应用的体验并不好,但毕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主要问题是交互,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相信会有所改善。
在阿里巴巴工作的博主@蒸米spark表示,允许iOS应用在macOS上运行可能存在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1)不在Mac App Store上的应用也可以先安装在iPhone上,然后将应用的ipa安装包从iPhone导出到电脑上,最后双击ipa包安装到电脑上;2)对于运行在macOS上的iOS应用,其用户数据保存在可见的文件目录中,可以轻易获取。
每个人都喜欢耐力。
M1 MBA和MBP的电量不变,但续航时间大大增加。意味着苹果的MBA续航时间长达18小时,比之前多了6个小时,MBP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是之前的两倍。
这些数据可能有点理想化。The Verge在评测后表示,MBP在综合使用后续航时间可达10小时。要想在8小时内消耗完,就得使劲挤。MBA每天的使用时间可以达到8 ~ 10个小时。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8 ~ 10小时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日。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适应M1,它们的耐用性将继续提高。
《华尔街日报》的测试显示,M1MBP可以连续观看YT视频16小时,MBA可以连续观看YT视频10小时45分钟。
Engadget在文章中称,今年上半年发布的intel air是9点开始使用,下午4点充电,而M1 MBA下午5点下班时还有38%的电量。
Techcrunch认为:M1 MBP性能强劲,但令人震惊的不是它的性能,而是它的续航能力。
下图是其他用户关于续航的表情。用户1:我在M1MBP上写了40分钟的脚本,但是电量仍然显示为100%。用户:用M1 MBA用Safari听音乐、发推特、安装应用程序和上网冲浪。一小时后,电量显示为99%。用户:安装系统、传输数据、初始设置等。在M1 MBP。3小时后,电量显示为94%。
M1电脑被覆盖时几乎不耗电,如下图所示:
虽然盖子合上时功耗极低,但M1仍会定期保持活动状态。Surge的开发者刘雅晨在测试后表示:
即使在电池通电、盖子合上的情况下,M1设备的CPU也会像iDevice一样,保持有规律的活动,而这个活动并不是系统特权。旧的MBA关闭后还活跃几分钟,然后就完全休眠了。
因此,配备M1的Macbook可以像iPhone一样立即唤醒。雅晨发现,即使整夜关闭,第二天仍然可以“瞬间打开”,这和iPhone的体验差不多。相比之下,亚琛补充道:
在原来的Intel机器上,当你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醒来,你必须关掉屏幕几秒钟,然后卡死几秒钟。解锁后的几秒也是卡的一划,没有十秒是无法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的。
说到黑屏,开发者史蒂夫(Steve)表示,M1 Macbook的另一个惊人性能是:改变分辨率或连接外接显示器,电脑可以立即显示新屏幕,没有任何延迟。
我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的2017年13英寸MBP连接到外部4K显示器,屏幕立即变黑,等待,然后屏幕重新点亮。首先显示桌面,等待,最后显示应用程序窗口。大概用了9秒。换壁纸。我的macbook有2秒左右的延迟。
关于噪音,散热
实际上,电池寿命与噪音和散热直接相关。M1虽然性能强大,但是能耗低,散热少。
得益于此,M1 MBA取消了风扇,只使用铝金属散热片,始终静音。
尽管M1MBP保留了这把扇子,但The Verge称M1MBP的扇子不会轻易出现。一些能轻易让英特尔MBP公司兴奋起来的应用程序却很难让M1 MBP公司兴奋起来,比如在Chrome浏览器中使用Google Meet。
The Verge让M1 Mac mini连续运行Cinebench 30分钟,但没有听到风扇运转的声音。
WSJ的评测重点是散热和噪音,笔者做了多项对比测试。
测试1:在M1 MBA和MBP,分别用不合适的Chrome打开了25个网页。两台电脑都很光滑和凉爽。打开50个网页,还是很爽,但是空气的速度变慢了。pro继续打开100个网页,依然流畅,完全静音。
相比之下,今年年初发布的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air使用Chrome打开35个网页时,风扇发出了明显的噪音。对于搭载intel处理器的pro,在打开65个网页时,风扇也会发出明显的噪音。
测试二:开一个四人在线视频会议。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air和pro都会发出噪音,但搭载M1的air和pro完全没有噪音。
测试3:运行相同的游戏,英特尔air风扇发出明显的噪音,M1 air无噪音且平稳,M1 pro风扇根本不转动。
考验四:极限考验来了。与此同时,adobe premere被用来导出4k视频,在M1 MBP上运行游戏和打开chrome浏览器。这时,M1 pro的风扇终于转了起来,可以听到噪音。
我的iphone比较了M1空气和最新的英特尔空气的加热情况。高负荷工作一段时间后,M1 air的键盘最高温度为26.5度,英特尔air的键盘最高温度为34.2度。
Max Tech做过类似的测试。电脑开机闲置时,M1 MBA的键盘最高温度是28度,而英特尔是33度。英特尔的高温部分面积更大。
我连续用了一段时间,然后运行Cinebench,期间测试键盘温度最高。M1空气是40度(下图左边),英特尔空气是41度(下图右边),几乎相同。然而,M1空气只通过散热片散热,没有噪音。
带风扇的Pro和mini应该比空气热。根据之前的CPU跑分来看,pro和mini在持续高负荷工作下,性能依然稳定。
8GB和16GB内存够用吗?
M1电脑最小内存8GB,最大内存16GB。它的内存就是所谓的统一内存,和CPU、GPU集成在一块板上,让它们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快更高效。一些媒体和用户认为8GB的统一内存相当于更通用的内存。
下图是ifixit反汇编暴露的M1外观。左边是处理器的顶盖,右边是集成的统一内存。看起来有点奇怪。Ifixit拆解了8GB版本,所以右边有两个4GB内存模块。
Techcrunch用16GB的M1 MBP做了一个测试,用未适配的Chrome打开了400个网页。虽然Chrome卡无法使用,但并不影响继续看视频和听音乐。然后他用Safari打开了400个网页,但是Safari很流畅。点击任何标签,立即切换到网页。
Techcrunch用未适配的Chrome进行了测试,而网友themaster用适配的Chrome打开了400个网页。他说没问题,也是16GB版本。
以上是16GB的测试,我们来看看8GB的测试。
9to5mac的Stephen将8GB的M1 MBA连接到外接显示器上,用浏览器打开了7个全屏的YT视频,并打开了13个其他应用,运行流畅:
泰勒斯塔尔曼使用Photoshop在8GB M1 MBP编辑了许多4500万像素的照片,这些照片尚未被改编。照片还有很多层,零卡。他不觉得慢,完全沉默。他说他很惊讶。
Rust(腐蚀)这个游戏最少需要10GB的内存。一些网民在他的8GB M1 MBA上测试Rust。把画质调到最高,分辨率设为最高2880 x 1800,帧率只有10左右,很卡;把分辨率降低到2048 x 1280,画质不变,帧率超过25。
但是他没有继续测试。我猜测如果分辨率稍微降低一点,画质设置为中等,帧率应该会比较平滑。
其实8GB终究是8GB,有时候不够用。
博主李自然在英特尔六核i5 16GB Mac mini和M1 8GB Mac mini上加载并显示了一个巨大的文本文件,分别耗时66秒和31秒。我们不知道这个文件到底有多大,但M1可能已经在记忆中消失了。
另一位自称非程序员/设计师/工程师的博主表示,“娴M1 8GB完全够用”的说法极具误导性。虽然Safari可以打开数百个标签页,但是70%的标签页加载延迟,30%完全重新加载。这一说法与之前techcrunch用Safari打开400个标签页的测试相矛盾,但还是很流畅。双方的观点供你参考。
视频处理能力
让我们单独谈谈M1对录像工作者的提升。我们先来看数据。
Techcrunch使用final cut pro导出5分钟的4K 60fps视频。M1 MBP 2019年速度远超13寸MBP,却输给了16寸MBP,如下图所示:
然而,三台M1电脑需要33 ~ 36分钟,16英寸MBP不到15分钟,Mac Pro只需5.5分钟即可导出一个5分钟的8K视频(容量高达81GB)。可以看出M1的差距很大,如下图所示:
M1的时间差距与他们的硬件差距是一致的。16寸MBP和Mac Pro的配置明显高于三台M1电脑:
2019 16MBP:8核i9-9980HK,镭龙Pro 5500M,32GB 2019 Mac Pro: 12核W-3235,AMD镭龙Pro Vega II,48GBtechcrunch同时统计了它们的功耗变化,结果令人惊讶。M1 MBP的功率在连续运行33分钟后从100%下降到83%,16英寸MBP的功率在运行15分钟后下降到79%。13英寸的英特尔MBP一次充电甚至无法成功导出该视频,因此需要充电。
看看MKBHD的测试数据,导出一个15分钟的4K视频。M1 MBP比16英寸的MBP和28核的Mac Pro慢,但这种差异远远小于它们的价格差异。
其实导出视频的速度,M1不一定远远落后于Mac Pro,但可能远远快于Mac Pro,这和视频的格式有很大关系。下面的测试可以证明这个说法。
Max Yuryev的Mac Pro和techcrunch的Mac Pro配备了相同的CPU和GPU,并使用final cut pro导出了8位4K视频。视频长度未知,M1MBP和Mac Pro花费的时间几乎相同:
H.265 10位4:2:2是一种特殊的视频格式。佳能EOS R5、索尼S7S3等相机在拍摄10位视频时可以保存为H.265 4:2:2格式。市面上好像没有支持硬件解码H.265 4:2:2的显卡,所以没有电脑可以流畅编辑4K10位H.265 433602:2视频。Max Yuryev的Mac Pro在final cut pro的时间线上播放这段视频,效果是这样的:
转折点来了:虽然M1的GPU和CPU性能比不上Max近10万元的Mac Pro,但M1电脑可以流畅编辑10位4k H.265 4:2:2视频。其实iPad Pro也可以。M1和A系列芯片有许多共同的设计。
马克斯尤里耶夫分别在两台电脑上导出了这段5分钟的4K H.265 4:2:2视频。M1MBP比Mac Pro快得多:
Techcrunch称,M1MBP可以流畅地编辑8K视频,但马克斯尤里耶夫的测试发现,M1MBP不能流畅地编辑8K视频,但6K没有问题。我猜可能和视频的格式、剪辑效果等因素有关。
Techcrunch没有加入iMac Pro进行对比,但是我找到了博主@悉尼顾军的测试数据,他的iMac Pro配备了W-2150B十核CPU,镭龙Pro Vega 56显示屏,128GB内存,售价5万元。配置没有之前的Mac Pro高,但也明显比M1好。
@悉尼顾俊测试的三个视频如下,这些视频分别由两台电脑导出:
第一段视频(4k p64 10bit 422 7分36秒):
-iMac Pro:约11.5分钟
-M1MBP: 10分20秒
第二个视频(4k p65 10bit 422 30秒100fps):
-iMac Pro: 1分20秒
-m1 MBP: 45秒
第三段视频(8k p65 10bit 422 30秒):
-iMac Pro: 2分47秒
-M1MBP:1分2秒
@ Sydney顾俊还表示,他的iMac Pro在final cut pro上无法流畅播放4K 10bit H.264 422 300fps视频。请注意不是H.265 422而是H.264 422。只有当你降低帧速率并缓慢播放时才会流畅,但M1MBP可以直接以100fps流畅地播放这个视频,而不会缓慢播放。
总结一下:M1剪辑4K视频无压力,8K看情况;剪辑H265 422视频M1似乎没有对手;至于导出视频的速度,@悉尼顾军的测试显示M1比他的iMac Pro快,但是techcrunch和MKBHD的测试显示M1可能比16寸的MBP慢,远远落后于Mac Pro。我猜可能跟视频格式,剪辑效果等等有关。
看了前面这么多M1的正面评价,我们来看看用户小紫的观点:
编程速度
还是先看看techcrunch的数据吧。参与比较的三台英特尔计算机的配置与之前的相同,如下所示:
2019 16“MBP:8核i9-9980HK,镭龙Pro 5500M,32GB 2019 13”MBP:4核i7-8569U,16GB 2019 Mac Pro: 12核W-3235,AMD镭龙Pro Vega II,48GB首次测试webkit的编译时间,M1 MBP和M1 Mac mini用的时间和Mac Pro差不多。M1 MBA稍慢,但也比16英寸的MBP快。
有趣的是,经过编译,13英寸的英特尔MBP只有24%的电量,16英寸的MBP只有61%的电量,两台M1电脑都有91%的电量,遥遥领先!
另一个测试是解压Xcode压缩包,测试结果类似于webkit编译。因为耗时短(5分钟出头),M1 MBA的性能并没有下降,所以三台M1电脑用的时间差不多,比intel mac快很多。测试表明,M1的多核运行分数不如大多数mac台式机,但在处理一些任务时可能会更快。
Surge开发者用三台电脑分别编译Surge源代码,测试三次。结果是M1获胜,如下:
MacBook Pro (2020,M1,16GB):38s/39s/41sec iMac Pro(2017,3 GHz十核英特尔至强W): 46s/43s/44s MacBook Air (2019,1.6GHz双核英特尔酷睿i5): 208秒/207秒/206秒阴开发者Marco编译阴,64GB内存十核iMac Pro需要56秒,M1 MBA需要39秒,即使性能有限
以上数据对开发者很有吸引力,但开发者对兼容性的要求也很高。一些重要的工具,如Docker和Virtualbox,暂时与M1计算机不兼容。熊猫短信的作者巴爷说,M1电脑可能不适合非iOS开发者用作生产力工具:
我看到几个后端开发的程序员买了M1还回来了,因为工作用不了。目前尝鲜和好评的基本都是iOS开发者,苹果自身的生态肯定没问题。如果非iOS开发者打算购买它作为制作工具,那就要慎重考虑了。
推荐吗?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购买冲动。我是第一个看到用户分享M1在视频编辑、代码编译和压缩包解压缩方面的出色表现的人。数据显示,M1击败了英特尔MBP公司,推出了昂贵得多的iMac Pro,甚至Mac Pro。我相信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但同时我认为这只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反映M1电脑的经历。
看了M1的跑分,你会发现M1的表现真的很强。CPU的高性能核心是世界上最强的核心之一,但就M1的整体性能而言,仍有许多竞争对手。有人将M1与一些高端台式机相提并论。虽然有些任务M1更快,如编辑H265 422视频,解压缩Xcode,编译iOS软件等。不要天真地认为M1已经打败了大多数桌面处理器。事实上,苹果台式机的英特尔CPU多核性能基本上优于M1。没有办法,他们有很多核心。但就算是笔记本处理器都是八核,AMD和intel能拿出多核性能强于M1的芯片,也不少。
再说GPU,有网友分享了很多和M1玩游戏的视频,效果好像还不错,让人误以为M1已经上升到游戏本的水平了。其实M1的GPU只相当于入门。游戏性能的大幅提升只能说明intel macbook的起点太低了,从原卡变成PPT到40fps,从原来的40fps到70fps,大概就是这样。如果M1计算机公司想要获得稳定的60fps体验,它经常不得不降低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之前的techcrunch测试也显示,使用fcp导出8k视频,Mac Pro和16英寸MBP比M1 MBP快得多,因为它们配备了明显更强的solo显示器。
总的来说,M1的性能在同行中是顶尖的,有时候甚至可以挑战高端台式机,但不要被这个“有时候”蒙蔽了双眼,也不要和别人攀比太过分。
我认为能源消耗是M1最大的优势。M1电脑的热度明显低于英特尔电脑。因为省电,所以续航时间相比上一代有很大提升,也很安静。很难使它的风扇转动,如果有的话。我还没有看到任何对电池寿命的负面看法。完全受欢迎。
虽然intel和AMD的很多处理器都比M1好,但是性能差不多的处理器都不能用在长续航的轻薄本上,比如MBA,更不可能取消风扇。性能差不多的处理器只能用在16寸的MBP或者台式电脑上,这样才能插更大的电池,更大的风扇,更多的散热片。M1以更薄的机身和更低的能耗实现了中高端笔记本的性能,令人震撼。
没有粉丝,空间狭小的MBA,对于加工商来说是一个严酷的生存环境,而M1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感到舒适,这说明M1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把它放在更大的空间里,给它加上更好的散热装置。M1当然可以展翅高飞。这让创作者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就是我最终决定暂时不买M1电脑的原因。苹果这次发布的三款M1电脑的设计几乎没有变化,尤其是Mac mini。拆解后网友发现里面有很多闲置空间,可以做的更小。
目前只有MBA和入门级的MBP换了阵营,苹果的高端MBP、iMac、Mac Pro会逐渐过渡,但苹果需要拿出比M1更强的芯片,才能对得起这些电脑的专业定位。另外,统一内存再高效,16GB也远远满足不了专业需求,这意味着未来两三年苹果的芯片升级迭代会很快。
除了硬件,从x86到ARM的过渡需要整个软件生态系统重新适应。虽然看网页、写东西等简单需求完全可以满足,但如果作为严肃的生产力工具,还是等等比较好。
应该不会太久。各行各业的主流生产力工具我也猜不到一年就能适配。届时,第二代苹果芯片,姑且称之为M2,也可能发布上市。MBA、入门级MBPs和mini也可能采用新的内外设计。高端MBPs和台式机可能能够使用比M1强得多的苹果芯片。
–
文章有点长,看不完可以收藏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