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于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礼乐之器,它随葬的时间下限是公元前433年。
曾候乙编钟从历史、文化、音乐、美术等人文方面以及声学、铸造等科学技术方面,反映出公元前5世纪人类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
作为乐器,曾侯乙编钟的煌煌巨制和优越性能,在世界乐器史中独树帜。 青铜铸制而存留至今的完好音响与其上大量标记或注释性的乐律铭文证实,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一钟双音”的制造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用此技术铸制的乐钟已经成为音城在五个八度以上的固定音高乐器:它的高、中、低音区的中间部分具有完备齐全的半音列,可以旋宫转调,具有良好的音乐表现性能:它以五声为主的音位设计以及七声音列形式的存在,显示了当时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和音乐水准的高超:凭籍“以耳齐其声”的原始手段,其主奏旋律的各钟音频,绝大多数已能控制在现代音乐家人耳所能包容的精准范围之内。
曾侯乙编钟所承载的音乐方面的内容及其专业性远远超出了文献的记载和世人的推测。它展示了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由此体现的音乐性能,不但证实了先秦文献中某些记载的真实性,对于大量失传的音乐知识和实践、区城音乐特性和相对的理论规范等,也是重要的补充。曾侯乙钟弊铭文的内容体现了曾国极高的音乐成就,并反映出曾国与周王朝、楚国以及其他诸侯国音乐的相互关系,折射出古代中国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人文光辉。
文件大小:280 M
文件格式:PDF
作 者 :邹衡、谭维四 主编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
曾侯乙编钟下.pdf
管侯乙编钟上.pdf
曾侯乙编钟附录.pdf
曾侯乙编钟图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