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PPT课件这个PPT共89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教育观,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指导等,欢迎点击下载。幼儿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设计与指导
第一部分 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教育观
《纲要》指出:“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身心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为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
幼儿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合理念认为,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
幼儿园不仅要依靠健康教学活动,而且要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和心理生活环境,如:园内幼儿洗手池旁的洗手图示、进餐时播放的轻音乐,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和互帮互助的家园关系等。其次,幼儿健康教育需要各领域教育的融合。
参与幼儿教育的每一位人员(园长、保教人员、后勤人员、家长、社会保障服务人员)都应切实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幼儿的健康需要以上所有人员共同为孩子搭起安全、温暖、轻松、能得到支持的身心发展环境。
社会及园方的管理人员应首先为保教人员创设尊重、理解、接纳、关爱以及支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保教人员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教师应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提升爱心,增强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幼儿健康意味着幼儿持续的正常发展。
幼儿健康意味着每个幼儿的平等的普遍发展。幼儿的身心保健既是个人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后者的责任更加重大。
健康具有自我促进的功能,一个健康的儿童应该是一个关心并积极参与到有利于自己健康的活动中去的儿童。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类别
幼儿园体育活动
幼儿营养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常规与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性教育活动
如何衡量幼儿的健康?
幼儿的生理健康是指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生理缺陷,能有效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发展正常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身心和谐
保护与锻炼并重
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核心目标)
健康观念的基本内涵
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而展开的。
《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
表1 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 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1、明确的指导思想(例:如何让幼儿快乐进餐?)
2、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例:健康教育就是“上健康课”吗?)
幼儿园的健康教学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
一日生活中渗透具体环节实施、根据教学计划或主题活动实施、结合特定教育内容实施
3、适宜的教育方法
观摩、共同讨论、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
幼儿健康行为养成中,动作技能的练习与来自生活的感知体验是最基本的方法。
健康领域课程的特点:细微而和谐
健康领域研究重点:幼儿一日生活环节、身心健康活动、体育活动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指导,注重 “健康课”(如:低头画画)
教师的健康教育行为和理念不一致(如:喂饭)
重视体育活动,忽视其他类别的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卫生教育、营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家庭教育中健康教育的理念缺乏(如:户外活动时间不要太长)
第三部分 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
1、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导向,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体育活动。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它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能力。
现代体育运动理论中,把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分为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科学的身体素质锻炼是保证他们获得健康优秀的身体素质的前提条件。
2、以基本动作为主的体育活动
基本动作练习主要指走、跑、跳、爬、投掷、钻、平衡、攀登等动作。
3、以心理负荷为主的体育活动
明确动作本身对心理负荷的价值
重视活动过程对幼儿精神体验的提升
考虑活动器材和准备活动的特殊要求
心理负荷为主的体育活动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结合户外活动体育区域创设开展。
关键词:挑战、体验
思考的问题
备课是先备幼儿还是备教师?
光有快乐够吗?
光有兴趣够吗?
一次活动能达成健康发展的全目标吗?
一次体育活动的目标指向什么?
幼儿探索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反思传统幼儿体育活动存在的弊端
强调了动作练习,忽视了幼儿“玩”的天性
强调了体育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幼儿愉悦情感的满足
强调了幼儿模仿性学习,忽视了幼儿的自主体验
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
强调了集体活动,忽视了个别、小组的活动
备课的前提是我们准备让幼儿干什么,所以,备课首先不是为自己确定行动步骤,而是为幼儿确定行动步骤,在为幼儿规划“学”的同时规划自己的“教”。
孩子如何学习?
幼儿体育教学应强调幼儿情感、社会性以及创造性发展的状况。
让幼儿不断地获得“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是深层次的心理快乐和成功感。快乐的享受应该存在与幼儿的整个年龄段之中。
以基本动作为主的体育活动设计 应切合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重在走、跑动作以及手脚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呼吸机能方面的发展。
中班幼儿重在变速跑、双脚跳、上下爬动作以及协调能力、运动节奏感、心肺机能方面的发展。
大班幼儿重在单脚跨跳、投掷、翻越动作以及速度、灵敏度、力量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安排各年龄班基本动作练习内容和要求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在全面练习基本动作的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班的重点动作开展活动。
三岁幼儿应侧重进行走、跑、平衡等练习以及四肢协调能力等的锻炼。
四岁幼儿应重点进行变速走、变速跑、双脚跳、单脚连跳等练习以及动作的稳定性、身体协调能力、呼吸机能等的锻炼。
五岁幼儿应重点进行左右脚单脚连续跳、投远投准、跳跃障碍、爬越障碍等练习以及速度、力量、躲闪能力、综合运动能力等的锻炼。
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结构设计特点
早操:突出保健
体育游戏:突出娱乐性
体育教学活动:突出技能学习与身心锻炼
户外锻炼:突出锻炼
共同目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增强抵抗力
早操环节
小班:操前活动——基本体操——音乐游戏
中班:队列练习——基本体操——动作练习——音乐游戏
大班:热身活动——基本体操——素质锻炼——放松活动
体育游戏组织的基本要素和年龄段特点
包括徒手游戏、运动器械游戏。
具有简单、自发、自由、多变的特点。
三要素:运动、游戏、指导
作用及类型:身心娱乐、动作发展、一物多玩、锻炼健身。
体育游戏的结构
热身——身体运动游戏——放松与总结
运动量安排:小——大——小
心跳、呼吸频率体现:稳定——激烈——稳定
注意:游戏前必须有一个身心预热、准备、协调的过程;在大运动量、情绪激烈的运动后,一定要有一个身心放松的过程,以免因运动系统、心肺系统长期的不规律活动而造成身体的损伤。
教师在安排不同年龄班体育游戏时,既要做到各类游戏都有,也要做到有所侧重,各年龄班四类体育游戏的比例分配要有不同。
小班:因其动作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表现为走路不稳、方向摇摆、动作迟缓,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比较被动。所以,身心娱乐类和动作发展类体育游戏的比例要稍高。
中班: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逐渐喜欢上了体育活动,也掌握了一些运动器材的简单玩法,但在动作发展方面还存在节奏感差、动作变化的灵活性弱、动作速度与力量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减少身心娱乐类游戏,增加一物多玩类游戏的比例,并加大体育游戏的运动量,促进中班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大班:已形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身体动作、生理机能、运动能力也有明显发展,但是他们在不同动作的组合、不同运动之间的转换、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运动的节奏感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大班阶段要突出多人或分组式的一物多玩类游戏,加强肢体动作的多样化练习,在运动过程中做到快速、准确、有力、灵活、协调,使身体动作、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上升到更高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的结构
身心准备部分——运动技能学习、巩固部分——身心放松部分
问题:对体育教学活动的结构、对专门性的体育活动的特点和重点理解不透,多按“准备部分做早操,基本部分玩游戏,放松部分拍肢体”模式进行。
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游戏的区别
活动的计划及运动密度与强度的控制
体育游戏:肢体动作练习比较关注其趣味性和多变性;
体育教学活动:肢体动作练习比较注重其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重复性过程,只有当动作的频率、速率、密度、强度适宜,幼儿才可能掌握运动技能、改善生理机能、提高运动能力,从而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户外锻炼的组织策略
晨间、下午等其他时间的户外锻炼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幼儿园各种各样的户外场地上进行的运动。
根据场地的差异,综合考虑安全性、大小、项目安排、休息区的提供以及规则的支持等。
第四部分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指导
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分组、全体、个别)
活动程序的处理
1、处理好热身环节和结束环节
2、处理好活动的重点与难点结构
新入职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注意事项
1、教育目标制定的适宜性不够
2、对幼儿的表现和问题关注不够
3、重点、难点无法突破
4、材料的提供有待斟酌
5、指导的针对性需加强
6、活动密度和活动强度欠缺有机结合
运动负荷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体育课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活动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运动强度
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体育活动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为大。幼儿园体育活动平时心率在130—160次∕分为宜。(根据活动环节来观察)
运动密度
有时也称练习密度。是指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与活动总时间的百分比。
公式:运动密度=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之和÷活动的总时间×100﹪.
活动的密度越大,表明活动量相对越大。
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长,其活动量就相对较大。
每次活动全过程中,幼儿活动的时间占整个活动时间的比例为50﹪—70﹪左右较为适宜,但是,活动密度只有结合活动的负荷和时间才有意义。
如何把握强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体现个体差异原则
季节性原则
年龄段原则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互运用在调节幼儿运动量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教学中的两大组成部分。
案例:小班体育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设计意图
高高低低的平衡木是我们幼儿园自主设计和制作的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器材,同时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材料,很多幼儿园里也都有相似的平衡木等材料,我发现这些材料能够充分锻炼孩子的体能和平衡能力,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的目标,要鼓励幼儿经常进行有利于发展身体平衡能力和发展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活动,于是活动中通过平衡木的组合和变化自然创设出难度不同的情景来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验挑战成功后的喜悦,并结合简短富有情趣的民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从高处往下跳,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2、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安全快速站上平衡木并大胆从高处往下跳。
活动难点:从不同高度的平衡木上双脚平稳跳下。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六根平衡木,老鼠尾巴21条、粮食若干,音乐、衣物篓、吸汗巾、大树2棵。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双脚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经验。已熟悉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场地图示:见教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老鼠爱运动,激发兴趣。
师:鼠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与灯台做运动吧!
1、S型跑一跑(快慢跑)2、灯台变成了独木桥,我们一起走过去。3、灯台变成了山洞,小肚皮贴在地上我们一起钻过去。4、灯台变成了木马跨一跨(跨灯台)。教师带领幼儿围绕六根平衡木开展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吧,鼠宝宝们选择一个自己能站上去的灯台,站稳了,听妈妈的指令做游戏。
(1)小老鼠上灯台了
师:站稳了,双脚轻轻跳下来,摸摸妈妈,笑起来。真开心呀!
(2)小老鼠上灯台,不推不挤站稳了。
师:跳下来,摸摸绿色的灯台,跑回来。
(3)小老鼠上灯台
师:跳下来,抱抱客人老师,跳回来。
(4)小老鼠上灯台
师:跳下来,摸摸大树,爬回来。
(5)摸摸幼儿出汗情况,表扬鼠宝宝真棒,真勇敢!
三.游戏:小老鼠巧运粮
教师讲述游戏方法和规则。
师:冬天到了,家里要储存一些粮食准备过新年了,森林里有很多的粮食,宝宝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或者大家一起合作把粮食又快又安全的运回家。可是,运粮食的路上会遇到一只凶狠的老猫。当老猫发出“喵”的声音小老鼠就要放下手中的粮食,站在灯台上,不要推不要挤不要发出声音哦,老猫就抓不到我们了。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去找粮食吧!
第一次运粮食,猫来了,快站上灯台。嘘!不要发出声音哦,妈妈去看看老猫走了没有。宝宝们!老猫走了,双脚轻轻跳下来。继续运粮食吧!
第二次运粮食,猫来了,快站上灯台。嘘!妈妈再去看看老猫走了没有!老猫走了,双脚轻轻跳下来,宝宝们站的真稳啊!继续运粮食吧!
第三次运粮食,猫来了!让妈妈来听听,老猫走远了吗?不要怕,我们可以团结起来,抱在一起,就不会被老猫发现了。
第四次运粮食,师:猫来了!宝宝们老猫走了,不要怕,有妈妈在,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老猫伤害不到我们,大家继续运粮食吧。(提示幼儿把脚收一收。)
四.游戏:小老鼠回家,放松活动。
师:哇!家里的粮食真多呀!我们运了足够的粮食就可以过个丰收的新年了,谢谢鼠宝宝们。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在,双脚轻轻跳下来”。
我们把粮食全部储存到仓库里面去吧。去找鼠爸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分享食物吧!(巡视幼儿,给出汗较多的幼儿擦汗)全部幼儿抬粮食退场。
小班体育游戏:风婆婆和小树叶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不久,班级常规处于建立初期,孩子们普遍规则意识纪律意识不强,教育的重点是训练他们听指令的能力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几名幼儿追着被风吹动的树叶跑,而且来回追得很起劲,于是结合本班幼儿对食物有强烈好奇心,爱跑、爱动、听指令能力较差的特点,我以“风婆婆和小树叶”为题,结合游戏情境,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将幼儿常规训练与体育活动相整合,在锻炼幼儿听指令能力的同时,练习四散跑,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小班幼儿需要学习会听指令,看指令,此次活动重点在于让幼儿会听指令并做相应动作,同时锻炼幼儿走、跑、四散跑的能力,增加体育锻炼的同时掌握走跑技能。
【活动目标】
1.能听信号练习走、跑交替。
2.体验户外四散跑的乐趣。
3.积极参加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一片小树叶、风婆婆头饰。
【活动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小树叶”的角色。
师:(手拿一片小树叶)这是一片小树叶,是怎么样的小树叶?
幼:长长的
师:什么颜色的?
幼:绿色的。
用简单的可以很快观察到的有趣的小特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参与的兴趣。
教师玩弄小树叶,表现出很好玩的样子,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师:(左右摆动小树叶)起风啦,小树叶飞到这边,飞到那边,飞到上面去咯!
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幼儿形象地理解风婆婆与小树叶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幼儿参与活动做认知上的准备。
请幼儿来当小树叶,教师手上的树叶往哪边倒,小树叶们就往哪边倒。
结合教师的引导,通过模仿游戏角色做一些动作,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
2.示范各种游戏中会用到的指令动作,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提出游戏规则。
(1)教师示范指令动作。
师:树叶落下来啦!(做身体作蹲下的动作)
师:起风啦,树叶飘起来了。(做身体作摇摆升起的动作)
师:刮大风啦。(教师动作指向一个方向,幼儿快跑至那个方向,或者四散快速跑)
师:刮小风啦。(教师动作指向一个方向,幼儿慢跑至那个方向,或者四散慢跑)
师:风停啦!(马上蹲下)
小班幼儿仍然以模仿学习为主,示范可以将动作要求融入具体规则当中,为顺利开展游戏准备动作基础。
(2)引导幼儿进行练习,同时用语言鼓励和表扬做到要求的幼儿。
教师随机发出口令,让幼儿按照“小树叶”的角色进行动作练习,预计重复3次,主要帮助幼儿按规定信号熟悉规定动作。
这个环节的内容是限定性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尽管熟悉动作和信号,为在正式情境下开展活动做准备。
3.以游戏情境贯穿,带领幼儿开展游戏。
该环节是对第二个环节的递进,变换了活动形式,突出了活动量,使幼儿从简单的走跑交替练习过渡到更为剧烈的四散跑,是整个游戏的高潮部分。
(1)找一个依托物,比如操场上的某棵树,教师充当风婆婆。
师:我们是那棵树的叶子,都到树妈妈身边,做好准备!(在圈定好活动范围之后,教师发出口令,注意引导幼儿四散跑动)
这个环节的一个关键是对活动范围的规定,为了保证安全,教师在发出信号时要求孩子听、看和动作相结合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对规则和信号的遵守。
(2)避免一棵树上太挤,尝试男女生分开。
这是一个在既定信号和动作上添加的新规则,虽然不是针对动作本身,但对理解和运用规则是个挑战。
师:女孩子是这棵树上的叶子,男孩子是那棵树上的叶子!
注:教师可以用“我”来代替“风婆婆”,即要常用“我要吹大风啦”来替代“现在风婆婆要吹大风啦”,以便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游戏情境,愉快地参与游戏。及时发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碰撞或者摔倒的现象,组织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教师在活动中以风婆婆的角色观察幼儿的表现,重点是对信号的遵守和动作的安全,并且适时利用小结讨论的时候对运动量进行调节,实现动静结合。
4.游戏结束,引导幼儿放松活动。
师:风停了,小树叶撒得满地都是啦!我要轻轻地把树叶吹回班级咯!
教师边慢慢走,边示范手脚放松动作,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幼儿生成的活动主题,得益与教师对幼儿平时户外活动表现的细心观察。而且作为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是重点,学习听指令,看指令,是培养常规意识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此次户外体育活动重点在于让幼儿会听指令并做相应动作,同时锻炼幼儿走、跑、四散跑的能力,在体育锻炼中实现了常规训练,体现了课程整合思想。
整个活动的信号都由“树叶落下来啦!”“起风啦,树叶飘起来了”“刮大风啦”“刮小风啦” “风停啦!”等五项口令串起来,教师通过充当风婆婆这个角色,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符合小班游戏活动的组织要求,能够极大地提升孩子们的活动热情。活动始终围绕“风婆婆和小树叶”这项互动而进行,主要采用集体活动的策略,这对理解能力和规则意识较弱的小班幼儿来说,能够很好地提供动作模仿的机会,让孩子们在“从众”的行为当中不知不觉就强化了对信号理解,也体验了户外活动的乐趣。
由于此次活动是以“跑”为主要动作,跑步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比较剧烈的活动,加上小班幼儿跑步能力发展有限,特别是跑步过程中的制动能力很弱,对方向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是关注到了可能发生的运动量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在设计口令时就注意到了动作快慢、进行和停止、运动和休息的交替,并反映于“风婆婆和小树叶”的互动方式上,风婆婆是导向,指挥着小树叶的运动,这层关系是比较直观和形象的,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因此幼儿很容易进入角色,并遵守规则,也使得游戏比较容易开展,同时也是这项活动设计的创意和亮点所在。
大班体育活动——神奇的身体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虽然身体动作比较协调,在运动中也有了初步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但身体的灵敏性还有待提高,此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幼儿大胆用跨、跳、钻等多种方法和身体做游戏,在有趣的合作游戏中,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敢探索的精神,又使他们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用跨、跳、钻等多种方法和身体做游戏,体验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2、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挑战困难后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玩过跨、跳、钻等相关游戏。
环境创设:方形场地、地垫18块、椅子1把、擦汗的毛巾每人1条、衣物篓1个
案例一 小兔过河
小班体育活动“小兔种青菜”中有一个游戏情节是小兔跟着妈妈一起跳过“小河”去种青菜。在组织活动时,我用一条30厘米宽的蓝色绉纹纸铺成“小河”,要求孩子们扮作小兔跳过这条“小河”,目的是发展孩子们的跳跃能力。活动前,我特意交代活动规则:千万不能掉到“小河”里,不然会被“淹死”的。在活动过程中,当我带着“小兔”跳“小河”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小兔”纷纷跳到“小河”里,在“小河”里玩了起来。有的幼儿还说:“老师是骗人的呀,这条小河淹不死我们的。”看着他们在“小河”里蹦蹦跳跳的样子,我很无奈。看来强行把他们叫出来不是办法,我只好将计就计,也跳进“小河”里,并对“小兔”们说:“孩子们,这条小河很浅,我们一起在小河里做游戏吧!”在我的“号召”下,所有的“小兔”都跳到了“小河”里,他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结束后,我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幼儿会别出心裁地跳到河里游戏?是我创设的情景不合适吗,还是我预设的方案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为此,我也请教了我的同事,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也提了不少建议,如有的认为要求小班幼儿立定跳远跳过宽30厘米的“小河”缺乏挑战性,如果将难度提高一点,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有的说可能是我设计的“小河”颜色太鲜艳了,而且平铺在地面上不像小河,所以孩子们不仅不相信会淹死,而且还觉得像游泳池。我觉得同事们的看法和建议都挺有道理的,但我仍然感到困惑的是,这个活动的教育目标该如何制定?我所确定的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这个目标合适吗?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适宜的发展?
您如何看待这个案例?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呢?
教育目标制定是否适宜
1、教育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案例1:小兔过河)
2、教育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
心中要装有大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不断调整小目标。
在这一游戏中,教师制定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如果目标定位在双脚行进跳,那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达成目标呢?
首先要了解本班幼儿有关双脚跳这个基本动作的已有水平和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在幼儿练习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其次要了解学科本身的特点。根据学科的难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实现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注幼儿的表现和问题
发现孩子学习的机会
尊重幼儿的兴趣
巧妙引导幼儿完成动作
观察动作技能的难点
控制运动量
可以看出,教师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特意设计了游戏情节。教师提出游戏规则的目的是要幼儿跳过“小河”。那孩子们是随意跑到“小河”前再“跳”呢,还是行进跳?如果是前者,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因为立定跳远是一个单一的动作,小班幼儿任务意识不太强, “小河”可能对他们不具有约束力。再加上小班幼儿好模仿,看到一个孩子跳进“小河”去玩了,其他孩子自然会跟学。在案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没有强制幼儿,但顺应幼儿的兴趣不是目的,巧妙地引导幼儿完成跳跃动作,使幼儿获得良好发展才是目的。
几点建议:
1、分析幼儿兴趣转移的原因。
是自由玩耍时间不够充分,还是提出的要求不具有挑战性或难度较大?
2、观察幼儿跳跃的难点。
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双脚跳的基本要领。对基本动作进行分解,让幼儿分步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再连续跳。还可以通过加入头饰、情节、音乐等方式引发幼儿对行进跳的学习兴趣。
材料能否引发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
材料是支持幼儿学习的载体,应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材料,促使每个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在原有水平上获得适宜的发展。
小班幼儿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用一条30厘米宽的蓝色绉纹纸当“小河”有许多弊端。如颜色太鲜艳,幼儿的注意力会转移;易破;太轻等,可以在地面用粉笔画一条“小河”。
教师的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自己要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对动作进行分解,再指导幼儿练习。如双脚行进跳的基础是熟练掌握双脚跳这个单一动作。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每个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幼儿的学习有一个过程,教师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一个游戏就使幼儿的能力达到预期的目标。要善于了解每个幼儿的问题所在,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本案例而言,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幼儿提高跳跃能力上。
案例二:这样的挑战合适吗?
这个学期,我园以“健康领域”为教研活动重点,其中又以体育活动为主。一次,我展示了一个体育活动“从高处往下跳”,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并脚从高处往下跳,并懂得从高处往下跳的自我保护方法;尝试挑战自我,增强自信心。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练习并脚跳的方法。如,从低的平衡木上往下跳,从高的平衡木上往下跳,从小椅子上往下跳,从桌子上往下跳,等等。为提高活动的安全性,我在地上放置了体操垫子;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动作技巧,我又反复示范和强调要领。但我发现,我越是这样做,个别幼儿就越是紧张,动作也越是僵硬。还好,大多数幼儿还是很轻松地跳下来了。
于是,我小结道:“你们很勇敢,都勇于挑战自我,老师很为你们高兴。我们用鼓掌的方法鼓励鼓励自己吧!”接着,我又让幼儿尝试难度更高的“搭高跳”,即在桌子上放椅子,让幼儿站在椅子上往下跳,我则在一旁保护幼儿。说实话,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生怕幼儿发生安全问题。此时的高度大概有90厘米,但大多数幼儿仍轻松地跳了下来。
看来,他们无需“跳一跳”就“够着了”,似乎还有潜力可挖。不过,个别幼儿还是胆怯的,但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最后也成功地跳下来了。
活动虽然看似圆满结束了,但我却产生了困惑:中班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是30厘米,但我把高度增加到90厘米厚,孩子们依然轻松跳下来了,那么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究竟应该是多少?在体育活动中,教师有没有必要示范和教授动作技能?幼儿的动作是否需要强调准确性?体育活动的挑战性究竟应该体现在哪里?
您有类似的困惑吗?
正确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含义
跳跃包括双脚跳、单脚跳、纵跳、行进向前跳、侧跳、立定跳远、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等。无论是那种形式,都包含准备、蹬地、跃起、落地等几个阶段。幼儿跳跃动作的基本要领是:蹬地动作要有力,落地动作要有缓冲;轻轻落地,动作协调。
幼儿园的“跳水运动员”、“跳伞”等体育游戏中都有模仿性的跳跃动作,都包含着起跳时“腾起”的要求。幼儿需要通过反复的、有变化的“玩”,并且通过不断的交流分享,才能逐步积累这些动作经验,达到锻炼的目的。
专业的角度来说,此动作的要领:站在20-50厘米高处,微屈双腿,两臂自然下垂;摆臂提腰,两腿蹬伸腾起跳下;前脚掌先着地,落地的时候要屈腿,上体稍直,两臂平举以得到缓冲和维持平衡。
在正确理解了这个动作以后,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挑战性”体现在起跳高度的递进上,但没有充分考虑到该项目的特点,没有意识到要对幼儿的运动能力提出挑战,以引导幼儿超越自我。
建议:设置一些不同高度的障碍,让幼儿自主选择练习。障碍的高度可逐步提高,幼儿站立的高度也可以调整。挑战对幼儿来说是全方位的,可让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增强下肢力量,或增加上肢、下肢、躯干协同配合等的运动经验,以让幼儿通过接受挑战、超越自我,逐步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运动品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伴随着幼儿生理发展的进程,是在于适应的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适宜的环境应体现情景化,突出幼儿的自主参与,因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应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案例中隐含的“挑战性”是多方面的:有克服害怕心理方面的,有发展动作能力方面的,有战胜困难方面的,有形成合作意识方面的,无论何种挑战,都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能力出发,不能为了挑战而挑战。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行动往往具有极大的盲从性,教师要慎用不切实际的鼓励性语言,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案例中的教师过分强调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标,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愉悦。应着眼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不仅要重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重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和良好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动作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能力和前期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目标,并由易到难地安排活动内容,还要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其解决方法。这样就不会随意更改活动目标或内容,幼儿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应科学地开展“从高处往下跳”的体育教学活动
从过高处跳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如心理压力、意外伤害等)
合理地设定各年龄段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国内没有给出明确的指标,但在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各项基本动作练习的基础上,建议小班:30-35厘米 中班:40-45厘米 大班:50-55厘米)
将重点放在让幼儿掌握该动作的动作技巧上(动作要领:屈膝摆臂,抬头平视,用力蹬踏,跳起下落,双脚落地,双腿屈蹲,两臂前伸,保持平衡,起身站立。)
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儿的动作姿势是否正确,要领是否掌握。只有幼儿熟练地掌握了动作要领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动作技能,才能真正达到锻炼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
合理设置高、中、低三种难度。可取班级中身高最高的三名幼儿下肢长度的平均数为练习该动作的最高高度,再取班级中身高最矮的三名幼儿下肢长度的平均数为练习的最低高度,最后将最高数与最低数相加除2得出练习的中等高度。再根据幼儿能力的变化有效调控锻炼难度。
新入职教师组织体育活动存在的六个 “不清楚”
不清楚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真正要领
不清楚自己的提问语言
不清楚场地布置
不清楚自己的站位
不清楚材料的真实作用
不清楚活动规则
存在问题
一般只考虑到活动材料的投放
忽略——
幼儿经验的准备
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进行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前,必须了解幼儿先期已经掌握哪些与本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具备了哪些能力。
材料投放注意点
提倡——“简”、“便”、“活”
日常生活的物品
当地的自然资源
安全的废旧材料
新入职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三“要”
要和孩子一起“玩”(愿意玩、会玩、有意义玩)
要熟知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常规(队列与口令、基本动作、身体素质)
要做好安全工作、保育工作
一个好的体育活动或游戏应合乎科学、合理的运动节奏(即由热身、主要活动、放松整理三部分组成),能有效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对体育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有较准确的把握,能支持幼儿有效学习,将“增强体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落到实处,同时帮助幼儿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谢谢大家!欢迎指正!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PPT课件教案(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教学)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PPT课件这个PPT共89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