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分析解析PPT课件这个PPT共50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幼儿心理的影响因素,幼儿期常见心理问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欢迎点击下载。一、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
二、幼儿心理的影响因素
三、幼儿期常见心理问题
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 (一)心理健康的动态观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指标
智力正常
性格良好,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饮食正常,睡眠安好,作息有序,行为统一协调
能够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良好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遗传
生理健康状况、容貌
营养(对脑发育有重要影响)
家庭养育和教育方式
各因素之间呈现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幼儿的心理及其健康状况
教师应持科学的儿童观,深入了解幼儿,兼顾整体和个体,采取积极、合适的教育方式,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幼儿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儿童的问题行为 (problem behavior of children):儿童时期特有的以适应不良和人格畸形发展为特征的异常行为。
通常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
1.撒谎常见的原因
(1)过失撒谎的原因
想象与现实混淆
尚未准确地掌握方位概念、数概念等
模仿
(2)故意撒谎的原因
为了自我保护
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
好奇
3. 教育对策 总:弄清幼儿撒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阐释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异, 渗透概念教育。
端正成人言行, 不当着幼儿撒谎。
分析幼儿的愿望是否合理,合理的要适当满足,不合理的要解释原因并鼓励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若为自我保护而撒谎,成人在弄清事实后,要严肃耐心地教育,指出撒谎是错误行为,让幼儿明白撒谎的后果。其次反思是否苛责了幼儿的无意过失。
选择正面积极信息的诚信训导范例。
(二)任性
任性主要表现为儿童常常否定和抗拒成人的任何要求,而他们一旦有什么需要,则要求成人一定满足,否则便大发脾气,哭闹不止
案例6 任性原因、对策?
1.任性产生的原因
儿童处于“危机年龄”,心理需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成人依然以原有的方式对待他们。
成人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其需要
成人易妥协,不能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
2.教育对策
了解幼儿的身心变化,改善教育方式
多提供同伴交往,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当幼儿无理取闹时,成人不能发脾气,而是帮其冷静,再说理教育
对幼儿的要求,要有准则
(三)攻击性行为
进取性行为:以不伤害别人的方法,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以别人痛苦或实施报复来博取自己的利益的行为,体现了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不良倾向。
1.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常由特定的事件引发,由自控性不强而导致(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具有情景性)
缺乏有效的交往策略
影视暴力镜头的影响
不良的教养方式所致
遗传
2. 教育对策
不能用体罚
以冷静的态度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
教给孩子交往的策略
有选择地让儿童观赏影视节目
1.嫉妒产生的原因
不必要的横向比较
孩子产生受嫌弃、受冷落的痛苦经历
孩子存在的一些缺点被指责太多
2. 教育对策
尊重、欣赏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将成人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避免不必要的比较,因材施教
要始终如一地爱孩子,公正地对待他们
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而不是无用地过多指责
关心孩子的言行,欣赏其优点
(五)破坏性行为
幼儿破坏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探索行为)的区别?
——动机不同。幼儿创造性行为旨在探索、满足好奇心,而实施破坏性行为的幼儿以破坏物品为乐。
1.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由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
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发泄
为了炫耀自己能干
2.教育对策
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
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帮助孩子分清“能干”、“野蛮”的界限
(六)退缩性行为
退缩性行为是指儿童无论在陌生还是熟悉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内向、胆怯、抑制、消磨时光的行为。
特点: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是一种内化的、由情绪障碍导致的社会适应困难。
3.常见表现
过分恋物:常将布娃娃等特定玩物整天抱着不放,抱着睡觉,怕它离去。
躲避人群:躲避生人甚至家人,不合群,在同伴集体活动中常一旁呆看,对其他小朋友的友好表示反应冷漠。
言语少:与亲人交流时多用手势,对旁人的询问不理睬,言语发展迟缓
对新环境不适应:对新环境极为害怕,入园几个月后还不适应,行为孤僻,情绪焦虑
自卑胆小:胆小不自信,很在意教师的批评、同伴的讥笑,常常哭泣。
4.形成原因
具体病因不明。儿童社会退缩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孤独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潜在原因。
常与外部环境的干扰、压力(例如教师鼓励和惩罚不当)、情感忽视等有关,具有时间和情境性。
5.教育对策
态度:并非短期能够见效,不能操之过急。
避免以下错误做法:
威逼利诱:逼孩子就范,不肯就罚,肯就奖赏
过分关注:一定要孩子说出为什么不表现、为什么不喜欢和别人说话等
激将法:故意用难听的话去刺激、羞辱孩子
攀比法:拿旁人不适当地与孩子比较
3. 克服退缩最好的方法是成人以足够的耐心与温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交往能力,如请小朋友或父母的朋友到家中,由父母示范动作,让孩子看看做主人该说什么
让孩子饲养小动物或种植花草,逐渐以此扩大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关注
让孩子参加不十分强调个人表现的活动
成人可以和孩子谈谈自己的退缩经验和克服办法
(七)吸吮手指、咬指甲
1.弊端
易被人取笑
易患寄生虫病、肠炎等
影响容貌(脸部、手部)
2.形成原因
婴儿期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吸吮欲望
缺乏刺激、爱抚
情绪紧张、低落
3.对策
转移注意力,扩大兴趣范围,循序渐进改正
注意清洁,及时修剪指甲
(八)玩弄生殖器官(习惯性阴部摩檫)
1.弊端
易被取笑、否定,对性格和今后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可能弄伤生殖器官
2.产生原因
缺铁性贫血导致的症状
焦虑、紧张、孤独或无聊
触觉学习不足
成人(对儿童生殖器官)的不当逗趣
局部疾病引起瘙痒,儿童挠痒而形成习惯
3.对策
儿科营养咨询
转移注意力
充分的触觉练习
正确的性教育
讲究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爽
(九)言语发展障碍(发展迟缓、口吃) 案例10, 原因、对策?
1.产生原因
严重营养不良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影响言语中枢的正常发育
缺乏应答性的环境
过分溺爱,孩子不必开口,即可满足各种愿望
2.对策
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
提供积极的应答性环境
引导儿童开口说话,说了才给
(十)幼儿神经症——幼儿恐惧症
1.产生原因
成人经常性的吓唬
发生未经预告的重大变故,而且不能及时抚慰
2.对策
不威胁、吓唬儿童
以对抗性条件作用的原理,消除特定性恐惧
遇事理性处理,并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儿童作必要的解释,有效安抚儿童
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常见误区
只关注有问题的幼儿,忽视一般幼儿
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知泛化,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行为看成问题行为
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知狭隘化,只重智力教育,忽视情绪、社会性的培养
如:多动与多动症——必须由权威机构鉴定
教师、父母对疑似幼儿协调功能、精细动作初步检查:
简单指令任务
指鼻试验: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点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点5次(动作过重,显得很笨拙,错误次数达3次以上为阳性)
点指试验:一手握拳,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如此往返数次,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同样动作,也可从反方向开始,或双手同时重复上述动作(点指错误达3次以上或不协调,不能依次点指为阳性)
翻手试验:双手并置桌上,手心向下,拇指置于掌心,余四指并拢,并将两手食指靠紧并拢,然后把双手都翻过来,并在原位将两小指靠紧并拢。如此在“原位”反复翻动双手,并逐渐加快速度(观察肘部摆动的幅度和双手翻动时的姿势,肘部摆动度超过一个肘部宽度,或翻动手时姿势笨拙,为阳性)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预防发展重于治疗
紧扣身心发展特点
灵性与社会性并重
兼顾认知、情感与行为
情境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交往能力
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
帮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做好入学准备
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教予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
同伴交往
心理游戏
课程渗透
1.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
(1)观察追随,适时支持(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2)杜绝体罚,安全第一
体罚危害(讨论):
儿童的恶性伤害事件, 扭曲儿童性格
恶化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激增
(3)教有原则,爱无条件(培养有责任感和良好自我意识的个体)
(4)简洁具体,展望未来
讲道理不超过三分钟
儿童易受暗示,应冷静情绪、积极引导(传授社交策略,将功补过等)比消极指责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2.同伴交往
提供机会
引导互助
善待争端
授予技巧
3.心理游戏
“照镜子”
“宝贝的优点” →“宝贝的进步” →“宝贝的愿望”
“哪个宝宝的电话”
“猜猜我是什么动物”
“动物的叫声”
“捞鱼”
“小丑鞠躬”
……
4.课程渗透
丰富的角色扮演
适时的移情训练
巧用合作与竞争
……
(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代币策略
自然后果策略
有限选择策略
移走策略
身体限制策略
补救策略
适应性支持策略
1.代币策略
(1)确定靶行为(要改正或增强的行为)
(2)基线评估(观察自然状态下,某单位时间内靶行为的频率)
(3)确定代币的种类及价值(以什么作为代币;靶行为增加或减少到何种程度可换取一枚代币;多少代币可换取幼儿喜欢的特定物品)
(4)签订合同书(标明合同目的;列举合同各方的详细权利与义务,包括履约和违约的奖惩规定;合同期限;签名、日期)
(5)诊断评估,完善方案(一段时间之后,诊断代币策略运行的效果,听取各方意见,重新调整代币种类、获取代币的难易程度、代币的价值,以减少依赖、激发内在动机、巩固效果)
2.自然后果策略
(1)目的:让儿童承担其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以充分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不愉悦感,从而弱化和改正儿童的不当行为
(2) 注意事项:
之前可稍作提醒,如给幼儿提供有限选择等
运用过程中要与“人为后果”相区别,保持平和心态,若幼儿请求,可简单解释,但是杜绝责备
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不当行为的后果是幼儿可以承担的
3.有限选择策略
(1)目的:提供有限的选择项,让儿童自行做出选择,以及时化解冲突,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2)注意事项:
选择项数目要适宜(一般为2-4项), 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确保儿童理解不同选择的实际含义和可能结果
一旦儿童做出决定,都应该尊重并按照该选择项相应的结果执行
4.移走策略
(1)目的:及时将儿童与引发其试探、挑战行为的刺激物分开, 以确保儿童安全和培养规则意识(“移物”,“移人”)
(2)注意事项:
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诱发物便于移动时, 适用“移物”策略
儿童试探、挑战行为的诱发物难以移走时, 适用“移人”策略
5.身体限制策略
(1)目的:为了制止儿童正在进行的严重不当行为, 或者为了责罚儿童已经发生的严重不当行为, 短暂地限制儿童的身体自由, 以帮助儿童稳定情绪、强化规则、反思过错
(2)注意事项
直接身体限制策略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简接身体限制策略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间接限制策略实施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所选环境是否安全
6.补救策略(“do it again”)
(1)目的:引导儿童以正确的方式弥补其不当行为造成的过失, 以强化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有错就改”的观念, 练习积极行为
(2)注意事项:
在儿童情绪比较冷静时才实施
以“再试一次”、“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呢”等引导性话语, 引导儿童改正错误, 弥补过失
必要时为儿童提供正确示范
7.适应性支持策略
(1)目的:在尊重儿童个人经历和体验的前提下,给予适宜的(必要而不多余的)情感、技术或物质支持。
(2)注意事项:
要对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 以发展的眼光看儿童
积极地观察与跟随儿童, 洞悉情境,不随意打断儿童正在进行的无害活动(以免养成易分心、爱打扰人的坏习惯)
深入了解儿童当时的需要, 单独或组合性地运用情感支持、技术支持和物质支持
教师期望的评价方法
喜爱度排列:对孩子的喜爱程度由强到弱排出名次,靠后的几位儿童,就可能是教师抱有消极期望的人选
聪明度排列:对孩子的聪明程度由高到低排出名次,靠后的几位儿童,就可能是教师认为较笨的、期望较低的人选
量表评价法(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若评价发现自己对儿童抱有消极期望或过低期望,应及时反思,采取对策——如深入了解这些儿童,努力发现其优点并帮其发扬光大!
案例11:蓓蓓的舞蹈
参考文献
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郑雪,刘学兰,王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广州:济南大学出版社,2006
莫秀锋.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7,1
莫秀锋.儿童说谎研究新进展对诚信教育的启示.教育导刊,2009,6
莫秀锋.儿童惩罚教育的行为策略.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7
莫秀锋.亲子冲突的认知和理性应对.教育导刊,2008,3
莫秀锋.以<纲要>精神指导规则教育.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3
莫秀锋.论行为策略在大学生自主管理教育中的运用,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莫秀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未知.教育科学论坛,2009,7
莫秀锋.告别“双刃剑”——论儿童规则教育的立足点.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0年2期全文转载),2009,10
莫秀锋.理性化解“谎言困境”.家庭与家教,2008,12
莫秀锋.家教中,请绕开“超限效应”的误区.孩子,2009,6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分析解析PPT课件教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分析解析PPT课件这个PPT共50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幼儿心理健康的解读,幼儿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