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教案(幼儿心理发展概论重点)

幼儿园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这个PPT共115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PPT的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埃里克森

幼儿园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教案(幼儿心理发展概论重点)

幼儿园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这个PPT共115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PPT的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理解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儿童发展心理学 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目标及要求
1、理解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2、深刻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3、理解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4、理解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
5、深刻理解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5、深刻理解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6、理解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6、了解其他发展理论观点。
第一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 基本问题与争论
一、发展的含义与特点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三、基本问题对教育的意义
四、不同流派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
一、发展的含义与特点(P9)
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稳定的变化。
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
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发展理论家至少在以下五个问题上存在不用的意见:
1. 儿童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2. 对人的发展,天性 (生物因素)还是教养 (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
3. 儿童是积极参与到发展过程中去,还是被动接受社会和生物影响?
4.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
5. 发展的最显著方面是所有人类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还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定性的、个体式的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1 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发展是以逐渐的、量的变化为特征,还是突然发生的、质的变化。
2 一种还是多种发展路线
带普遍性的发展—— 所有个体都会表现出来的正常的发展。
特定性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结果有所不同的发展。
3 遗传与环境
天性对教养 ,涉及到生物素质 (天性)和环境影响 (教养)在决定人的发展中哪个更重要。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争论
4 主动性/被动性
儿童是积极对自身发展做出贡献,还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
5 稳定对开放
6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7 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8 不平衡性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一)绝对决定论
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1869)
2、环境决定论(华生,1913)
(二)共同决定论
格赛尔(Gesell,A.1880-1961, “成熟优势说”)
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才会生效。(偏向遗传决定论)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
如,有精神分裂症遗传倾向与环境压力的关系;
智商不同的儿童与教学要求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即有时遗传可以改变环境(RH溶血病);
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对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遗传可以改变环境
如果怀孕的母亲是RH阴性,怀的第一个孩子是RH阳性,这未出世的孩子的血液透过胎盘进入母亲的循环系统,使母亲的血液产生RH抗体。当怀的第二个又是RH阳性时,母亲的RH抗体就会进入孩子的血液,侵袭他的红细胞,造成流产死胎、心脏缺陷等问题。
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于基因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它是由来自父母的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食物中含有一种叫苯丙氨酸的化学物质,正常的个体在食物中获取的苯丙氨酸可通过消化酶的作用而被代谢过程所转化。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个体缺少这种可以代谢苯丙氨酸的酶,从而引起苯丙氨酸的积累,并转化为一种损伤神经系统的物质,导致严重的智力落后。
得了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其智商在20-80分之间。如果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发现,通过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并一直坚持到8岁左右,可以减轻大脑神经受损伤的程度,然后通过教育来提高个体的智力水平。
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不同的心理或行为,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大小也不同。
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受环境影响也越大。
斯卡尔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P90
“遗传-环境-行为表现”的关系随个体年龄的发展而变化,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被动式影响 指由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对具有不同遗传的个体而言,同样的环境经验有不同的作用。
第二种唤起式影响 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
第三种主动式影响 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
三种相互作用对发展的影响
早期:被动式影响占主要地位。
成熟期:主动式影响越来越重要。
唤起式影响:一直很重要。
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共同促进着个体的发展。某些特质遗传的作用更显著;而环境也能够限制或导向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在基因提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对个体的塑造作用。
教育应成为遗传和环境的中介。
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2、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年龄阶段与当时心态)
3、教育的内容(教材)和教法要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4、教育与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关系
4、 主动性/被动性问题
发展理论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儿童是积极对自身发展做出贡献,还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
5、 稳定对开放
个体的变化是稳定的还是开放式的?
一些理论家强调稳定性——儿童的天资有高有低,而天资是终生不变的。这些理论家格外强调遗传的作用。如果他们视环境为关键,那么通常会认为早年经历是建立人类终生行为模式的基础。
6、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教材P11)
关键期(敏感期):有机体早期生命中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无影响。
关键年龄:在某一特定年龄阶段,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或者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快。也叫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或敏感期。
劳伦兹(Lorenz,K.1937)对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他发现鹅、鸭、雁之类动物在刚孵化出来后,让它们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而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任何依恋。劳伦兹认为这种想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
几种关键期
2岁——口头言语学习关键期;
4岁前——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5岁开始弹钢琴;
3岁拉小提琴;
1—5岁——情绪控制;
3—7岁——同伴社会技能
见教材p11图1.2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见教材P13有关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观点
关键期研究的意义
1. 促进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
2. 促使父母、教师选择最佳时机对儿童进行教育,使知识技能容易为儿童掌握,智力及性格容易形成;
3. 关键期很重要,但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
4. 不可将关键期的重要性强调过头。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发展观 (精神分析观)
二、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学习观)
三、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认知发展观)
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五、其他发展理论(补充)
一、精神分析的发展观
精神分析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代表性的是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Eric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1)、《精神分析引论》(1916)、《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
(二)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The psychosexual theory 心理性欲理论)
1.弗洛伊德论心理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一种驱力
利比多libido,
或称
精神能量psychic energy
两种本能
1 生的本能 Eros(希腊神话中的爱神) 它保证人的生存,如呼吸、吃、喝、性和机体的其他需要
2 死的本能 Thanatos(希腊神话中的死神) 指人可能表现出来的各种破坏力。
三种人格成分
本我(Id)是人格的立法者(legislation of personality) ,其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本我是最原始的、本能的、而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包括人类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寻求最大满足和最少痛苦。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弗洛伊德认为,作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与现实世界接触。为了促进个体和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自我(ego)是人格的执行者(executive of personality),当利比多从id转化为重要的认知过程,如知觉、学习和逻辑推理时,理性的自我就出现了.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reality principle)行动。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
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法官(the judicial brench of personality),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
超我服从于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心,一是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它要求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希望个体为之而奋斗。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
人格的三种结构成分是逐步形成的。伊底是人格的初始面,生来就有。个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为了促进这种交互作用,自我就从伊底中发展出来,充当伊底和现实世界的仲裁者。超我是从自我中产生并分化出来。它通过儿童的自居作用将父母对儿童的约束、禁律、习惯等内化而成。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动,自己决定对行为的奖惩了。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好本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或超我有一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导致心理发展异常。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四种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催眠法;
3 自由联想;
4 生活史法
2.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心理发展的标准。
弗洛伊德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之外,还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肤触摸等凡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在他看来,个体的许多活动都是与性有关的。因此,人们把弗洛伊德看成是泛性论者。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或者说一种能量、一种冲动,弗洛伊德把它称为“里必多”(Libido)。里必多储存在伊底那里,里必多要达到成熟,要真正行使生殖的职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进行区分,这些为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是机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也称“性感带”。
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身体的哪些器官为儿童提供“力比多”(性本能表现出的一种能量或冲动)的满足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出现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生殖早期。
人格的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
第四阶段:潜伏期(6-11、12岁)
第五阶段:青春期(11、12岁以后)
在里必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regression)。
固着是一部分里必多停滞在较初期的发展阶段上;
倒退是里必多倒流到初期的发展阶段。停滞固着的点越多,倒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无论固着还是倒退都是不正常现象。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一)艾里克森的生平(儿童发展心理理论P145)
艾里克森祖籍丹麦,生于法国,师承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1933年起定居美国。
埃里克森的主要著作有:《年轻的路德》(1958)、《儿童期与社会》(1963)、《自我认同:青年期与危机》(1968)、《甘地的真理》(1969)等。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点
1. 心理发展的动力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发展,除具有性冲动外,在成长过程中还즁有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
2. 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刘P258)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
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
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
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
每个阶段都有一对主要矛盾。还有许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可以使人在下一个阶段顺利发展。否则,下一个阶段也可能发展,但是会受到上一个阶段的影响,而不顺利。
二、学习观
行为主义(华生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B.F.,1904-1990)
社会学习观(班杜拉Bandura,A.,1925-)
(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对行为主义的影响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对行为主义是有影响的。然而,这两种学说又是有区别的。
华生曾用巴甫洛夫这种条件反射法反对主观内省法,推崇客观观察法的实验技术,后来又把条件反射法作为一切习得性行为甚至人格的一把钥匙。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基础上发明了斯金纳箱,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因此,不少心理学史家把巴甫洛夫与行为主义看成是一体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二)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人(1878-1958),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
基本理论观点 :环境决定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是第一位社会学习理论家,他认为,儿童是向环境提供的榜样和示范学习的被动者。父母、教师对儿童成长负完全的责任。他警告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话,就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
华生的经典实验:9个月的阿尔伯特对白鼠产生恐惧感,并泛化到兔子和圣诞老人面具。说明环境的决定作用。
1. 否认遗传的作用
①行为发生的公式是S-R,从S可预测 R,从R可预测S,行为的发生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②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他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他认为,构造上的遗传不能证明机能上的遗传。
③遗传无法控制,而华生心理学则以控制行为为目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
2.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首先,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儿童一出生,在构造上是有所不同的,但它们仅仅是一些最简单的反应而已;比较复杂的行为则完全来自于环境,特别是早期训练的作用。
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从行为主义控制行为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其著名的论断。这段话一直被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再次,华生关于学习的观点: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这个学习规律完全适合于行为主义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所以华生十分重视学习。他的学习观点为其教育万能论提供了论证。
3. 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恐惧的形成——华生的条件发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有关情绪的实验,华生证明了儿童的情绪是通过条件反射而习得的。
恐惧情绪的习得实验
阿尔伯特参加实验的年龄为7个月,实验结束时他的年龄为11个月。在第一次实验时,华生给他一个小白鼠,他没有表现出惧怕反应。正当他伸手去摸白鼠时,在他背后突然敲金属棒一下,发出刺耳的声音。这个声音使他吓了一跳,并把脸躲进被褥里边。
当阿尔伯特第二次看见白鼠时,想再伸手去摸它。刚一伸手,又听到一个大的刺耳声音,使他吓了一跳,并开始哭泣。
为了不过分伤害孩子的健康,实验停止一周。
一周后,这个白鼠再出现时,虽然没有了刺耳的声音。但阿尔伯特已不敢接近它了。再以后,当给阿尔伯特呈现一个小白兔,他也开始哭泣。后来,阿尔伯特甚至把这种害怕迁移到其他带毛的东西上。
为了消除惧怕情绪,华生首创了系统脱敏法。
虽然华生的实验研究很成功,实验结果也很能说明问题,但是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进行惧怕形成的实验,与心理学研究的伦理性原则相违背,应该受到批评。
4.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的评价
它为儿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华生的理论非常简洁,可以通过实验证明。他提出了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提倡因时制宜地采取教育措施,反对统一的教育标准,提倡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这些观点对于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首先,他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完全否认遗传的影响,将儿童的个体差异完全归因于他们所处的生长环境,这是不全面的。
其次,华生的教育理论中,完全将儿童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加以教育,否定了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在方法上使用了很多实验室实验的结果来证明他的理论。而儿童在生活中所受到的各种复杂影响是很难通过实验来模拟的。
最后,华生的理论很少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对于环境的反应和所受到的影响在很多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于同一件事,处于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儿童所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华生却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三)斯金纳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
教学机器之父
斯金纳简介
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1990)
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
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
(1) 人类习得的多数社会反应都是自由地表现出来的操作。动物和人的行为都是由外部刺激、强化物和惩罚而不是由内部力量或内驱力所推动的。
(2) 当人自发地出现一个反应并受到强化时,操作学习就发生了。
(3) 强化物和功能不是减小内驱力,而是增加反应出现的可能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
主要理论观点
1. 强调对行为的强化
2. 将其条件反射理论用于实践(育婴箱,行为矫正,辅助教学机)
1、运用强化矫正儿童的行为
在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强化的效应和操纵好强化技术,才能控制行为反应。儿童偶然做了什么动作而受到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频率就会大于其它的动作,强化的次数越多,概率随之加大,这便导致了人类操作行为的建立。
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如果不经过及时强化就会消退,最终消失。斯金纳认为,儿童之所以要做某事就是想到得到承认的注意,要使儿童的不良行为消退,如:长时间的啼哭或发脾气等不良行为,可在这些行为发生时不予理睬,排除对他的注意,这样,孩子的不好的行为没有得到强化,没有得到成人的注意,就会不哭不闹了。在儿童的眼中,是否得到外部刺激的多次的强化,是儿童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斯金纳强调教育者要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在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的应用方面,教师通常可采取的技术是,适当地操纵学生行为之后的强化,如使学生学习的获得成功感,避免失败感。
注意:
不可颠倒使用
运用要有节制
慎选强化物
注意行为质量
2、将其条件反射理论用于实践 (育婴箱,行为矫正,辅助教学机)
育婴箱
在斯金纳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做了一个经过改进小摇篮,就是斯金纳的育婴箱。在育婴箱里长大的女儿过的很快活,很快成为一名很有名气的画家。于是,斯金纳把育婴箱详细介绍给美国《妇女家庭》杂志,他的研究工作第一次普遍受到大众的注意和赞扬。也正因此,斯金纳发展了这些思想,写成小说《沃尔登第二》。
行为矫正
随着斯金纳操作性行为思想体系影响的增加,大量研究工作均已在行为矫正的领域中发展起来。这种矫正工作并不复杂,例如,消退原理在儿童攻击性和自伤性行为矫正和控制中的作用。
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在教学改革上,主张采用程序教学,发明了最早的辅助教学机 。
程序教学主张逐步的呈现教学信息,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单元,从易到难,及时使学生知道结果,学生是主动地参加学习的。
(五)班杜拉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1. 观察学习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
2. 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介绍“波比娃娃”的经典实验
(攻击性,性别角色的获得,亲社会行为)
阿尔伯特·班杜拉
提出者: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出生于加拿大,1947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2年在衣阿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53年至今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从事研究和教学。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 (1986) 提出交互决定论概念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发展反映了人(P)、人的行为(B)和环境(E)之间的交互作用 。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把发展看作儿童与其环境之间的连续的双向交互作用过程。儿童所经历的情境或“环境”肯定会影响他们,但他们的行为也影响着环境。其含义是,儿童会主动参与到对环境的影响当中,这一过程又影响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观察学习的定义
又称为无尝试学习或替代学习。它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榜样的示范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特点
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②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③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④观察学习不等于模仿。
“波比娃娃”的经典实验
心理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非常有影响的实验,它阐述了儿童是怎样习得攻击行为的。这项研究是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多萝西娅·罗斯以及希拉·罗斯于 1961 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
根据这些实验的结果,班杜拉特别关注三个最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机制:
1.替代过程(vicarious process)
2.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3.自我调节过程(self-regulatory process)
三类强化
直接强化: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
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而增强了自己出现榜样行为的频率。
自我强化:个体的态度会因是否达到自己设置的目标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不需要强化,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学习,因此榜样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对儿童来说,不仅教师、父母、同伴是重要的榜样,大众传媒也是重要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和父母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注意儿童与哪些人交往,阅读的书籍,观看的电影、电视、录像是否健康等。
儿童的行为由外塑而渐内发,这既是个体逐渐成熟的结果,更是教育引导的结果。不仅要用各种标准来规范儿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同、采纳这些标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成长为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
三、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生平
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
今天围绕着皮亚杰理论而展开的大量新的研究,便构成了新皮亚杰学派(neo-Piagetian school)。
皮亚杰于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接起来的纽带——心理学。
1920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
1955年他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
(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一是成熟。指神经系统的成熟。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该经验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例如,5、6岁儿童从经验中发现一组物体的总和与它们空间排列的位置没有关系)。
第三是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们把他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
2、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机制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
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
(1)同化(assimilation)。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2)顺应(accommodation)。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3)平衡(equilibration)。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格式(schema)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该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
皮亚杰认为,人是一个发展中的认知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即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界信息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又不断地改变着认知结构的自身以顺应外界环境。
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同化、顺应和平衡将贯穿人的一生。
3、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
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
(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
(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
(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这种整体结构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皮亚杰认为,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这也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认知发展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四、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维果斯基的生平
维果斯基(Vigotski,1896-1934)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探讨了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方面有独特的论述。
主要著作:
《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1925年
《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1929)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31)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障碍》(1932)
《心理学讲义》(1932)
《思维和语言》(1934)等。
1 维果茨基的生平
维果茨基的早期生活培养了他对人类认知的一种领悟力。作为一个苏联儿童,他受的是家庭教师的教育。老师运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这是一种互动的问答方式。这种方式挑战原有的观念,促进更高层次的理解。在上莫斯科大学以前,他主要的兴趣是文学,在大学他获得的是历史和法律学位,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一名教师,后来转而从事心理学研究。
1934年,维果茨基38岁时死于肺结核。虽然他一生著述甚多,但他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去系统地陈述他的观点。因此,他的理论没有皮亚杰那样详细具体。尽管如此,研究儿童发展的人士对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仍然有非常强烈的兴趣。他的魅力在于他抛弃了儿童发展个体化观点,提倡一种社会化的观点。
二、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理论
1、创立文化-历史学说(culture-history theory)
维果斯基提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两种心理机能与儿童心理发展
维果斯基把心理机能分为两类: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
低级心理机能: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
高级心理机能:由历史发展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符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观察(有目的的知觉)、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
2、探讨发展的实质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的发展(mental development)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的。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voluntary function)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abstract generalization function)
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维果斯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learning optimal period)
最近发展区
4、提出内化学说
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internalization),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通过语言符号工具,心理活动才能从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
五、 现代认知学派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进入儿童认知发展领域。
一、关于认知结构的观点
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是由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致,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之功能的不断被激活、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结构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二、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观点
不主张用一种统一的变化机制解释儿童认知的发展。主张对不同的认知过程的变化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了解儿童每一种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三、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承认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但大多数人更强调认知发展的不平衡性。
认为儿童对不同信息的加工组织和解释是依据不同的原则进行的,其水平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儿童在不同的认知领域的认知表现会有差异性。所以,用水平来描述儿童认知发展的渐进性比用阶段来描述突变性更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际。
四、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条件的观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更强调教育和训练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教育和训练的具体功效主要体现在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上。
教育、训练(包括成熟的作用);元认知的发展;具体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各种理论的比较和评价
1 各种理论关注的方面不同
如精神分析和习性学关注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皮亚杰、信息加工理论家和维果茨基更多地关注认知发展;行为主义、生态系统论和毕生发展观则关注影响发展的所有方面的因素。
2 每一种理论都包含着对发展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观点
本章思考题
1、评述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2、评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阶段理论。
3、评述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4、评述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5、评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6、评述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7、各个理论观点的比较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查看演示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幼儿素材

幼儿园科幻画PPT课件教案(科幻画幼儿园作品创意)

2023-9-6 11:55:55

幼儿素材

早教影音蜜蜂总动员 蜜蜂电影 迅雷百度网盘下载

2023-9-6 12:35:53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