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讲座PPT课件这个PPT共65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园本教研”的内涵,园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等,欢迎点击下载。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
一、“园本教研”的内涵
“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1、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园本教研”是指由单个的幼儿园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
“为了幼儿园”;
“在幼儿园中”;
“基于幼儿园”。
为了幼儿园:园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提高幼儿园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幼儿园中:园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点是幼儿园,研究要扎根于本园的实践,以本园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
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园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 ,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 。
行动研究更强调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具有情境性、非线性、多元生存性,是在行动中不断改善行为的过程。它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行为的改善。
3、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 “园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
教师从事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幼儿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
4、从本体论角度来看, “园本教研” 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 。
(1)“园本教研”是一种“唤醒”
“园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
通过“唤醒”,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认识自己存在的处境、生命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
因此, “园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
(2)“园本教研”是一种体验
“园本教研”从根本上讲,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教师不是站在对象(幼儿、教材、课程、环境等)的旁边,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作外部的观察和描述,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互动中,在不断地反馈、调节、体验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领悟到教学的技艺,体味到教学的乐趣和自己生命的意义。
它是一种非线性的研究,是对自己教学和生命全过程的体验是对自己工作和生命价值的批判性反思。
(3)“园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总是受到两个视界的限制:一是“文本”的视界,如课程、教材:一是幼儿的视界,幼儿的现实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总是从自己的经验视界出发,来理解“文本”,实现幼儿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但对工匠型的教师来说,很难帮助幼儿实现这两种视界的真正的融合,幼儿常常被动地去发现“文本”中的原意,消极地接受,而生成不了一个新的意义视界。
“园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幼儿的“经验视界”和“文本”的视界,在教师的研究状态下不断相互交融,实现视界的真正融合,促使幼儿形成一种新的“视界”,即幼儿的智慧增长和个性充分发展。
(4)“园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
“园本教研”就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幼儿的对话,是一种“对话文化”。
在这种“对话文化”里,对话双方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意义关系,是一种“我”与“你”(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问答关系。
对话双方需要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实现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对话”的本质是一种“共享”,共事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通过合作性的共同反思来探索真理和改善行为,使幼儿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
“园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过“对话文化”获得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园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培养、保教工作问题的解决、文件精神的学习等
同伴互助式、合作式、研讨式… …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
1、“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
人文素养外在表现为人格魅力——即一个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上果敢、作风上的刚毅等所产生的感召力量 。
幼儿园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幼儿真诚的热爱 。
美国一教育家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包括:
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个人,仁慈和宽容,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良好仪表,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有方法。
我国现阶段,教师的人文素养:
除了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热爱幼儿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外,还应该注重“五心”修养:
“诚心”,是“五心”修养的基础修养;
“精心” ,是要求教师对幼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安心”,是敬业爱岗的前提条件;
“恒心”,是为人师表的长期要求;
“雄心”,是成就事业的心理品质。
2、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园本教研中同伴互助为载体,打造儒雅风度的教师形象
儒雅的风范一直是知识分子引以为豪的形象表征 。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
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幼儿园具有天然的“向师性” 。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我们呼唤教师的儒雅风度,寻求精心打造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思路 。
(1)概念界定
同伴:更加体现教师间的平等关系
互助:与“支持”、“评议”等相比更能体现出教师持续主动地提升自我,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保教工作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对话、协作、帮助。
对话:了解教师经验水平、教学能力、沟通能力,考察教师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效率意识。
协作:是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兴趣特长,使教师在相互补充,彼此合作互助中成长。
帮助:是新老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助形式,要求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克服教师各自为战而孤立无助的现象。
同伴互助从理念层面上是为了最大限度加强教师之间对话和协作,营造教师之间专业协作的精神面貌和协作氛围。
同伴互助从实践层面上着重于校本教师团队专业协作方面的不同组织方式。强调团队之间的良性协作,鼓励多样化的协作方式和发展。
(2)意义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充分体现自下而上的新型教育管理理念,体现激发教师主体研究意识的教学思想,体现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专业自主、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通过教师集体之间的同伴互助,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推荐,共同成长。
有利于课程教材改革的有序推进
课程教材改革,不是教材变革,还涉及到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方面的变革。从而对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都提出了深刻的变革要求。有限的个人力量使教师自觉地组织起来,相互切磋,彼此支持,需要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对话。
(3)同伴互助的形式
按内容侧重点不同采取的方法:
技术性指导:帮助教师在互助中获得某种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转化为自身技能。
合作性指导:帮助教师在互助中改善教育教学实践,增加合作,加强专业对话,促进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
认知性指导:在互助中,关注教师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
挑战性指导:在互助中,关注特定问题(课堂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互助风格不同采取的方法:
对话式互助:互助者对所观察事物真实反映,不提供任何评论和建议。
第一层(1)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会、读书
汇报会
(2)深度会谈:课改沙龙、有主题
的或无主题的
第二层(1)经验共享:经验交流会、案例、
报告会等
(2)专题讨论、辩论(围绕话题畅
所欲言,提出各种意见和想法)
合作式互助:同伴之间针对所观察事物,共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策略。
(进行合作性指导、认知性指导、技术性指导)
(1)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
发挥每位教师作用,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任务,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2)建立“以园为本日常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以园为本同伴互助式教研制度”
建立“以园为本课程建设制度”
(3)园本教研中教师人文素养培育“四步骤”
第一步:给予适度忧患
(1)构建命运共同体 :核心内容是引入全员风险机制,确立共同远景、共同价值、共同目标和信念,将幼儿园的前途与命运和自己的发展融为一体。
(2)实施2211工程 :每学年教师自学两本教育理论著作,写两篇文章,推出一个研究实践活动,保留一段教学录象资料
(3)反思与专家指导结合: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微格分析、叙述实践小故事等
第二步:确立一生计划 :筹划未来的自我,提升专业化水平
(1)目标定向机制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的形式,帮助教师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
(2)活动辅导机制
①教育教学分享活动
②课题研究活动
③教师沙龙活动
(3)自己发展投资 :实施双向投资的办法
第三步:改变思维方式 :从 “全方位的、立体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为切入口,营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高绩效团队
(1)行为跟进式研究 :进行设计、跟进、分析、修正循环往复的实践,形成研究的共同体
(2)“我发现,我感悟”活动 :鼓励教师在分享别人成长经验的同时,发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长处
(3)组建多元团队 :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和教育上的相通点,采用自由报名和协调组团的方法组成各种团队。如“读书小组”、“问题研讨组”
第四步:实施成就激励 :自我成就的内激励和榜样事迹的外激励
(1)名师工程 :评选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活动
(2)灵感工程 :为各种突发灵感的创意设立了“金点子奖”、“最佳创意奖”等
(3)五大机制 :①按量核奖机制 ②优势彰显制 :成立“工作室”“创意室”等 ③竞争激励机制:每学期开展各种教育基本功大赛 ④评价调节机制: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 ⑤项目首席制 :推出若干项目,然后通过自荐、推荐、管理者委任等方式
(4)成效
教师同伴互助氛围浓厚,形成学习型组织,积累同伴互助的有效策略,教师群体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得到培育。
(1)构筑了四大发展平台
研发平台
学习共同体平台 :以合作、互动、开放的团队学习为形式,开展正式和非正式的对话与讨论
实践共同体平台 :以“行为跟进式”为实践方式
外出学习、交流平台
(2)形成了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管理文化——管理者是教师的引领者、服务者、示范者
精神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爱心、有师德;有诚信、有胸襟;会感恩、懂回报
制度文化——制度须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反复商讨;制度须具可操作性;制度须公示;制度须定期修改
行为文化——倡导做有魅力的教师;倡导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倡导不断创新,深入研究;倡导关爱、赞美;倡导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环境文化 ——处处体现园文化理念的痕迹;以人为本的宽松和谐环境
(二)研究型教师的培育
应该转变园本教研视角
关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构建新模式:激活教师伙伴关系,发展开放合作优势,提升园本教研价值。
1、概念界定
合作不是一种短暂行为,而是一种长期行为。
特点是:
共享信息,带来变革;
关注过程,带来变化;
了解结果,带来变样。
它是指从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保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师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求助方式合作从事的教学研究。
“改进”是其主要特征;
园本教研结果的“可用性”,即代表了它的“可信性”。
2.采用四个激活方式
兴趣激活
问题激活
信息激活
随机激活
兴趣激活
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由结伴,形成强势组合,开展教育研究。
兴趣激活特点
发扬特长,
放大优势,
各展其能,
共有所获。
问题激活
以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为核心,主动结伴,形成强弱组合,开展教育研究。
问题激活特点:
突破求同思想,重现冲突的价值。
问题激活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
形成冲突
拟定计划
验证问题
例如:透析教师在选择与使用新教材中习惯性、随意性等问题;探索教师在使用新教材中行为与改进策略等。
信息激活
与高校的教育专家、教授、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周边姐妹园共建,广泛结伴,形成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结合,加强教育研究。
五个一计划
每周一次:自主多元式的资料查阅
每两周一次:信息发布式的情报交流
每月一次:圆桌讨论式的经验互通——直面幼教专家
每季一次:自选菜单式的沙龙组合——牵手姐妹园
每学期一次:主题互动式的教育论坛
随机激活
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即时的现象或问题情景,及时结伴,形成临床组合,开展教育研究。
随机激活特点:
跟随变化
抓住机会
3、成效
一促进
二打破
三链接
六自主
追求一个促进
教师的自我提高与可持续的发展
努力两个打破:
教研的“平静”与“平衡”,
使静态向动态变化,
由单一的向多元发展。
建立三个链接:
教学实践能力与理论认识水平的新链接
教师个体发展与教育发展需要的新链接
教师反思调整与教育活动设计的新链接
注重六个自主:
园本教研为教师群体互动构建了平台
教师群体互动使园本教研充满活力
园本教研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行动
感谢聆听
园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讲座PPT课件教案(园本教研的意义和作用)
园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讲座PPT课件这个PPT共65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园本教研”的内涵,园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