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PPT课件这个PPT共89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内容与指导,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指导,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与指导等,欢迎点击下载。教研活动 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
一、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艺术活动是幼儿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
(二)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
感性: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想;非逻辑、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
理性:认识领域:逻辑的、秩序和操作的。
(三)艺术具有促进幼儿向善与益智等价值。
●对艺术领域的再认识
思考:
1.艺术包含什么?
2.在学习前几个领域时,有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艺术教育?
3.艺术领域与其他四个领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
任务:
阅读《指南》艺术领域子领域目标及典型表现,分析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
步骤:
1.阅读艺术中各子领域、目标及典型表现,寻找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词,并说明幼儿艺术感受及艺术表达的特点。
2.分析这些关键词蕴含的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一)感受与欣赏 目标1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教育建议: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
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它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
3.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
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3~4岁: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
4~5岁: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
5~6岁: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
3.当幼儿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二)表现与创造
目标1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3~4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4~5岁: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5~6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教育建议: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
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3.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4.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
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3~4岁: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4~5岁: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5~6岁: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教育建议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
艺术领域中的关键词
艺术兴趣:
艺术感受:
艺术表现与创造: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
这三种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经常会在同一主题下交叉进行,是幼儿美术学习与体验的三种重要形式。
此外,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部分。
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
内容与指导
一、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的含义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以及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将其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通过加工和改造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以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期(1.5岁—3.5岁)
阶段涵义:指儿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玩笔画线阶段)转变为对图画的想象、思考阶段。
表现特征:此阶段的儿童从不能控制画笔和所画的线条,到能手眼配合初步的控制,并对所画出的画发生视觉上的兴趣,产生形象上的联想。
涂鸦又分为无意涂鸦、控制涂鸦、命题涂鸦三个阶段。
圆形涂鸦
(2.5岁左右)
启示:
1、重视涂鸦,不加以制止,创造条件;
2、发挥适当作用——鼓励、倾听、尊重
(二)象征期(3.5岁—5岁)
阶段涵义: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样式“符号”来尝试表现物体的阶段。
色彩特点:能辨认红黄蓝绿主要色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涂色杂乱;
构图特点:罗列形象,无刻意安排
造型特点:
典型代表“蝌蚪人”
启示:
1、保证幼儿适当的绘画工具
2、保护兴趣、鼓励作画、口头赞赏
3、丰富幼儿生活和视觉经验
(三)图式期(5岁–7岁)
这个阶段儿童绘画的特征有:
拟人化表现
透明式表现
展开式表现
强调式表现
装饰性表现
美梦式表现
1、多手段激发创作热情
2、提供机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扩大创作与表现的的范围和主题
3、提供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让幼儿选择
三、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目标
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认识和学习绘画的形式语言,学习用线条、色彩、构图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
学习正确的绘画姿态、握笔方法和集中注意完成作品等良好的绘画习惯。
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产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命题画
绘画 意愿画
装饰画
1.命题画(又称主题画)
由教师确定集体绘画的主题与要求,幼儿按照绘画的主题与要求作画。
命题画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重要形式,其作用在于:学习绘画基本造型、设色(选色、涂色、配色)、构图 。
如何命题?
结合现实命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熟悉、有经验并有兴趣的,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并利于创造的题材。
如:小兔乖乖;我的布娃娃;我的家;街上跑的车……
(1)物体画
①物体画的含义及作用
是指教师帮助幼儿在充分了解、体会某一物体的形象、色彩、结构、性质等的基础上,以绘画方式对该物体进行表达、表现的活动。如:画苹果、房子、汽车、小动物、小朋友……
学习物体画可以掌握描绘某一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能提高幼儿绘画技能。
认真观察,把握物体基本特征。
观察出大致轮廓和颜色,对物体有整体基本印象
观察出基本组成部分及基本形状、大小、颜色、结构、位置等。
独立细致地观察出物体的动态形状颜色结构姿态,从独特的视角进行表现。
通过示范讲解物体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表现物体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明确所要表现物体的外形特征。
主要讲解作画次序、用笔方向、位置及涂色的轻重等。
(2)情节画活动
①情节画活动的含义与作用。
是在物体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教师让幼儿以个别物体与其他物体相配合,表达一定情节的绘画活动形式。例如:“美丽的家园”“我爱幼儿园”“动物园”等。
作用:
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如何表现形体
学会根据主题合理安排各种形象,正确表形象间的相互关系。
提高幼儿绘画的目的性、计划性,锻炼其构图、布局的能力。
②情节画的指导
感知物体间的空间关系
设置构图中心以突出主题
开展多种形式的构图练习
2.意愿画(又称自由画)
(1)意愿画的含义
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绘画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愿望的一种绘画形式。
意愿画强调幼儿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来作画,它对幼儿没有任何约束力,只要求幼儿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或想到的内容大胆进行加工组合,组成一张新的有一定情节的画面。
(2)意愿画活动的指导
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启发、帮助幼儿确立意愿画的内容。
创造宽松的意愿画作画环境,按幼儿不同能力帮助幼儿大胆进行意愿画活动。
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构思和保险,但不要做过多过细的安排,以免意愿画变成命题画。
评价幼儿意愿画作品时,要以幼儿创造性为首要目的。
注意引导时避免幼儿把意愿画变成回忆画。
3.装饰画(图案画)
(二)按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划分
指点画
印章画
纸版画 水墨画
喷洒印画 刮画
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活动的
内容与指导
一、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活动的含义及意义
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的工具,对各种形状(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教育活动。
手工活动注重对材料性质的体验,对制作技巧及程序的学习,追求较为完整的作品形式。
手工活动对于儿童对手工构成原理、造型规律、装饰手段等的了解,对手的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耐心细致、勇于实践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一)玩耍阶段(2-4岁)
特点:
由于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够成熟,对手工认识能力有限,所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质,还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启示:
1、态度上鼓励;
2、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材料和工具
3、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二)直觉表现基本形状阶段(约4-5岁)
特点:
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常常在制作开始时就宣布将要做个什么,然后才开始手工制作。
启示:
1、鼓励并引导儿童使用不同材料工具;
2、增加儿童的成就感和活动兴趣。
(三)样式化表现阶段(约5-7岁)
特点:
由于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学习了基本的手工技能,表现的欲望很强。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以表达自己的意愿。
启示:
1、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实现自己的创意;
2、鼓励同伴合作完成大型手工作品。
三、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并学习大胆地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创造性地塑造和制作多种平面的和立体的手工作品;
2、初步学习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手工 活动习惯;
3、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四、手工活动的内容
(一)泥工活动
1.泥工活动的工具材料
材料:橡皮泥;多彩泥;自治面泥;陶泥。
工具:泥工刀、竹签、小木棍、擦手的湿布以及辅助小材料如牙签、线绳、纽扣等
2.泥工的基本技能
团圆;搓长;压扁,粘结;捏泥;抻拉;分泥……
(二)纸工活动
纸工活动是以不同性质的纸为材料进行的游戏造型活动,涉及撕、剪、折、粘、卷、拼、贴等多项技巧。
1.纸工活动的工具材料
各种纸:皱纹纸、宣纸、彩色卡纸、复印纸、瓦楞纸、包装纸、专门手工纸、废旧画纸、挂历、报纸……
工具:剪刀、胶水、颜料……
2.纸工活动技巧
折纸、剪纸、撕纸、粘纸、染纸 ……
(三)其他手工活动
拼图玩具、毛线十字绣、面具制作、木偶制作、纸盒装饰、风筝、风铃、麦秆编结……
五、手工活动的指导
(一)准备精美有趣的范例,引起幼儿操作学习的动机
(二)提供练习的环境与时间,使幼儿充分体验工具材料的性能
(三)教师清楚地讲解演示制作的基本技巧
(四)制作过程中耐心的帮助与支持。
(五)对作品的处理
制作帽子
材料准备:
1.材料包,搓圆的油泥团3~4个。
2.各种式样的帽子,创设帽子店的情境。
3.背景音乐,一段轻松的音乐用于跳手指舞。
活动过程:
1.参观帽子店,激发幼儿对帽子的兴趣。
教师:你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用油泥制作帽子的方法。
(1)教师:帽子的款式有很多种,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他们都有一个像碗一样的形状,这样我们就可以戴在头上了。)
(2)教师:你们想不想用油泥也来做一个帽子?我这里有个搓圆的油泥团,请你来试一试怎样才能做出这个小碗。
(3)幼儿动手尝试,并讲述自己的方法。
教师:在搓圆的油泥团上先用大拇指往里面戳一下,让油泥上形成一个洞。接下来,把双手拇指放在洞里,双手食指在洞外,捏住小洞的边,边捏边旋转油泥,这个洞会变得越来越大,小碗的样子就出来了。当然,你的方法可能和老师的不一样,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捏。
3.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帽子。(播放背景音乐)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说一说想怎样添加帽檐。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分别用教师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制作帽子,并在帽子上适当的进行装饰。
4.欣赏与评价。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帽子。
(2)在幼儿的手指上画上人脸,带上做好的帽子一起指舞的游戏。
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 内容与指导
一、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含义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基本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一)本能直觉阶段(约0-2岁)
1、对颜色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
儿童早期对暖色、明亮的色彩比较喜爱
2、对形状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
儿童早期对复杂图形比较偏爱
这些本能反应为以后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做心理准备
(二)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约2-7岁)
1、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
欣赏作品时,首先感知的是作品的内容;但对作品内容的把握是浅表的。
2、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
对线条、形状的感知;
对色彩的感受;
对空间构图的感知;
对情感表现性的感知。
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
3、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和评价标准的偏爱
判断标准:
1、作品画得像不像;
2、作品绘画技巧;
3、色彩、形状、整体的形式
特征(形象简练、色彩丰富);
4、幼儿对作品题材的熟悉度。
百老汇的爵士乐
三、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理解对称、均衡、节奏、和谐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
2、初步感受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构图等的表现性以及周围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
3、初步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内容的意义,理解美术作品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养成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
5、初步学习评价成人和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四、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1、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
(1)绘画作品(大师经典作品)
(2)雕塑作品:形象生动并有一定想象空间的
唐三彩陶俑 城市雕塑 掷铁饼者
(3)建筑艺术:古代雄伟建筑、各地不同风格民居、世界著名建筑
长城 福建土楼 巴黎圣母院
(4)工艺美术:艺术性用具、陈设欣赏品、标志、包装、贺卡、服饰
餐具 壁挂 小商品包装
(5)民间美术作品:民间绘画作品、民间雕塑作品、民间工艺品
杨柳青年画 泥人 剪纸
(6)儿童美术作品:优秀作品、同伴作品
(7)周围环境、自然景观的美等
2、一定的欣赏知识和技能
(1)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
(2)作品主题的分析
(3)对作品的联想
(4)对作品的表达
(5)作品背景知识
(二)各年龄班 美术欣赏活动内容的选择
小中班:渗透式的,即使有专题欣赏活动要简短。
大班:专题欣赏,用多种方式、材料来表达感受
抽象作品 具象作品 抽象具象之间
五、 美术欣赏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整体感受,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觉
这一环节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欣赏,然后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实施要点:
1、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
2、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营造相应的物质、精神审美情境
4、正确对待幼儿对第一印象的表达
(二)要素识别与形式关系分析 两者融合在一起
要素识别:点、线、形、色
形式关系分析: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美的形式
实施要点:
1、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理解与欣赏的能力;会用启发诱导性语言引导幼儿感知、体验
2、幼儿对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美原理的认识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来获得
(三)再次整体感受,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
涉及作品背景、蕴义、创作者情感、象征符号等;
可通过给作品命名方式反映整体感受
实施要点:
1、“部分理解整体,整体理解部分”循环反复过程
2、允许幼儿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四)心理回忆与构思
已欣赏作品的回忆和将要创作的东西进行构思,承上启下环节
实施要点:
留给幼儿一定的心理回忆和构思的时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五)创作与表现
根据欣赏内容定需要不需要、和一般美术创作稍有不同
实施要点:
教师尽可能提供多样化、富有表现力的工具和材料使幼儿能自由运用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
梵高作品:星月夜
请看一看:
1、画面上有哪几种线条?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什么感觉?
2、画面上有哪些颜色?怎么安排的?月亮的颜色感觉怎么样?
3、画面的前面画了什么?后面画了什么?他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4、你觉得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看这幅画的?
5、看完整幅画,你觉得怎么样?
线条:流畅但断续地线条、偏好曲线的形式;
色彩:主要是蓝色调,彩度最高的是新月的黄橙色;
空间:感觉是在高处俯瞰,房子在远方;
动态:树有火焰般形式向上颤动,云朵螺旋式地滚过天空
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PPT课件教案(艺术领域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艺术领域美术活动的解读与应用PPT课件这个PPT共89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学